第五百四十二章 歃血为盟,昭告天下

江宁郡,一处空旷广场,大军肃穆威严,甲胄崭新,兵器精良,如果单是看着,谁都的赞一声,强军也。

前方,有着一张方圆数丈的高台,包括李睿在内,总共三十一人,面前各有着一只瓷碗,旁边放有老酒一坛。

“诸位,当值黄道之日,吾等起军于各地,聚兵于江宁,联合志同道合之友,立誓清除朝廷奸佞,还天下一个清明,今日在此联盟,当效古人,歃血为盟,从此同甘共苦,共同富贵!”

李睿手持麒麟拐杖,大声说话掷地有声,意气风发,虎目巡视全场。

“同甘共苦,共同富贵。”

“同甘共苦,共同富贵。”

“同甘共苦,共同富贵。”

只见众人热情高昂,气氛浓烈,眼中都透着兴奋和崇拜之情,十几万人齐喊,响彻天际。

祭台上的另外三十人,也是热情澎湃,眼放精光。

以前只道自家有实力,有能力,但现在真的爆发出来时,还是让他们吃了一惊。

有此依仗,果然可保王朝轮转,世家不断。

其中两催之人,眼睛中也是透着兴奋劲,有着难言的野心和雄心壮志。

他们上次回到家中和族长商量,已经确定跟着参加,要人出人,要钱出钱。

唯有一点谨记的,便只是当站好立场,扣死名义,以清君侧为核心,自身跟着发展壮大。

等到将杨轩杀死后,他们自身有着实力,也是进可攻,退可守,只要他们不举起反旗,朝廷就没有借口昭告天下他们是反贼。

到时候再慢慢清除力主改革的势力,若是大势一成,更可直接废除科举,恢复九品中正制。

实是两家的族长都看出了他们此时的情况,科举自前朝而起,在今朝有着焕发的时机。

若是任由其发展,世家必亡,如果是像前世般,大唐军事实力稳定,手上随时都有着大军镇压。

世家必定是忍气吞声,等着这代皇帝死后,在下一代再谋划,不会如此的冒进和果敢。

但这一世,杨轩虽然在逐渐清除大唐这个巨人身上的毛病,但却是太急太猛,让巨人身有巨力,全都对外面去了,没有照顾到自己身上。

世家中不乏老辣的雄才,岂会没有察觉到这个时机?

既然能够现在解决,何必等着下一代再慢慢拔除谋划?所以当机立断,众人抓住了自己等人最后的时机。

只是他们眼光毒辣,见识广阔,能着眼于一城一池,甚至现在还在下天下这盘大棋。

却未看到大唐之外的东西,正在发生着剧变,如猛虎出世,当呼啸天地,向天地宣告它的到来。

上午祭祀完天地,歃血结盟,在下午,三十一家便以联军的名义,向天下昭告清君侧。

沿途郡县,道府州衙,闻者皆是大震,更有靠得近的,急忙在召集兵马准备守城的同时,也派发传令兵,向着自己的上级行政汇报。

不知不觉间三十一家军队联合,共十多万大军,这就是瞎子,都看出要出大事了。

他们可不管是清君侧还是造反,唯有先守住城池,或者直接投靠对方,不然城池万一先掉了,他们即使是活着,也得被杀头。

至于说投靠,能当上官的,都是有一定见识,对方声势虽大,而且还是郡望云集,名仕无数,但朝廷的正统的已经深入人心数十年。

除了说野心家,抑或有万全的把握,谁也不敢擅自下这样的决定。

而且,人家打着清君侧的名号,是想杀奸臣的,你这样屁颠屁颠的跑过去。

万一被当做奸臣直接被咔嚓了,岂不是冤死?

江宁郡地处健康道,临近洛阳,勉强算是天下的中心位置,江宁郡一宣告诏书,洛阳城就迅速反应过来了。

洛阳城作为陪都,本身也有着一定的机构和军队,共三万人,是拱卫陪都的禁军。

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得调动。

洛阳城的留守官员迅速以朝廷的名义发书相告,询问对方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本还在享受着难得的太平盛世,突然给你来一个清君侧,如果不是心理承受能力强,心脏病都得被吓出来。

得到消息后,陪都的官员很懵逼,人家那不是造反,只是想要诛杀奸臣而已,连带着杨轩,还有十来个人。

不过这十来个人,都是各地评风不好的,而杨轩能挤在这些人里面,还是头榜,不是奸臣也是奸臣了。

面对这个情况,陪都留守只得斥责一番,勒令对方先解散,然后也快马加鞭的把消息发往长安。

那里才是真正的中央朝廷。

很显然,面对洛阳留守的信使,联军是好吃好喝的供着,你斥责,也就随你说,还跟在一旁赔笑着。

谁让你的名分大呢。

但若是说勒令解散,那就不好意思了。

奸臣不死,联军不散。

在第二天早上,大军就往着并州太原的方向开拔,毕竟是杀奸臣,自然是要做任务。

第一个就去把杨轩干掉。

联军也不制定路线,完全直着走,美名其曰,近。

反正他们人多,手上又有着大军,谁此时敢上来摸老虎的屁股?

有正好是对着县城位置的,直接让对方开门,让大军过去,本来十几万大军若是绕着走,还快一点,毕竟城中百姓多,位置又不大,纯属浪费时间。

但联军就是不依,你开不开?

不开他们就认定对方是跟着奸臣杨轩一伙,也是奸臣,对付奸臣,自然是不能手软。

各种弓箭,云梯,攻打城池的利器,哗啦啦的就直接全部端上来,做出一副准备强攻的架势。

县令无奈,只得低头开门,恭迎这支清君侧的大军路过他们辖地。

只是联军一进到县城后,第一时间不是赶路,也不是抢劫,毕竟他们是军队,不是反贼。

而是开始昭发告示,招兵。

不打就开门,证明本地的县令也认为这支军队是好的,打着的又是清君侧的名义,为朝廷铲除奸臣。

百姓对什么最痛恨?

不就是奸臣贪官吗?

所以青壮年都是踊跃参军,队伍迅速的扩大,世家有钱有粮,又有自己的商铺作坊。

唯一缺的,就是壮丁。

【完本神站】官网:www.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