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6章 宁缺毋滥
万人敌并非将者专属,强军亦可。
哪怕是寻常士卒,在某一方面做到极致,也可影响战局。
这句话出自定边叶郎之口,对以前的军事理论是有所颠覆的。
但定边军将士用自己铁一般的战例,无数次在战场上验证。看看张任严颜等蜀中众将的表情,亦是丝毫不加怀疑。
邱泽并没有和盘托出,似林骄这般士卒,武院称为“战略武器”。
在他眼中,如果今日剑阁城头,有林骄和他的特等射手队在。董卓军的军官,怕是不敢接近关下三百步,否则必杀!
且在那之前,他们就得损失超过两位数的军官。少了这些经验丰富,承上启下的中级军官,部队的战力至少削减三成。
“我们对友军救援可以不遗余力,也可以互相交流,唯有一点,压箱底的东西还是要有的,别真的虎。”
邱泽不会忘记将军之言,就压箱底而言,陷阵一军实在太多。
“张将军,吾观贵部士卒所用,亦有我军装备的穿云弓三代,倘若泽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作战三月之后,才能射两百步吧?”
张任闻言还没来及回答,雷铜已经接道:“邱将军看的准,这穿云弓……三代,的确好用,就是太少了一点!”
雷将军言语之中,遗憾之意表露无疑,众将亦微微颔首。
邱泽一笑,摇头道:“雷将军,眼前的穿云弓,所费的材料,放在铁骑营,可以值一套骑军不连重甲之外的装备……”
“啊?”闻听此言,即使以张任的沉稳,也不禁长大了嘴。
蜀中诸将之中,他的天分极高,对骑军亦最为感兴趣。只有他和刘璋的卫队,骑兵所用,都是铁骑营配置,包括重甲。
刘使君不必说,叶欢与之兄弟相称,且就算看卢芸,他也绝不会吝啬。而张任,与之亦是兄弟,都是枪王童渊之徒。
虽然从未谋面,但叶欢对他,算是极其大方了,整整一队的骑军装备,并州器物阁限量的战甲,除了望远镜,他全都有。
“张将军,悦之兄当真看重同门之情,就眼前这队士卒的装备,若是放在那些商人手中,至少得十两黄金向上。”
张任当时就极为惊讶,十两黄金?只能装备一队士卒?那定边军铁骑营将近三万,四大骑军十余万,自己那位师兄?
得有多少钱啊?蜀中算富裕的了,估计只能装备千骑。
刘璋当时一笑:“璋如此说,兄长当不会怪我,定边军天下无敌,我那兄长豪富亦是天下第一,何况,还有张二哥。”
将众人的惊讶尽收眼底,邱泽心中微微有些得意。怎么感觉自己来到蜀中,不是来打仗的,倒有点炫富的意思。
摇摇头将这些不合时宜的想法赶出脑海,邱泽续道:“因此与战马一般,士卒对趁手的兵器,皆是爱若性命。”
“且越是研究,越能把握其特性,就似我方才所言的林骄,他若在此,就用这里的穿云弓,三百步之内,箭无虚发!”
“三百步之内,箭无虚发?”这一回发问的是严颜,他素来弓马娴熟,尤其射术,可为蜀中之冠。
“还不止呢……”邱泽心中暗笑,嘴上却道:“老林手中的霹雳穿云弓,可射四百五十步,凉州一战,韩遂等人闻名心寒!”
“四,四百五十步……霹雳穿云弓?”和刚才的张任一样,严将军也长大了嘴,在他的认知中,根本没有这回事。
惊讶了片刻,他方才颔首道:“邱将军言之有理,如此射手,万中难觅其一,当真在此,董军攻城威力,当减一半!”
“哈哈哈,老将军说的是啊,我们将军都言,单论眼力和准度,老林能与他并驾齐驱,或许还要稍胜半畴。”
“哦?”严颜的惊讶更甚,虽然也曾经听过传说,但出自邱泽口中,自然令人深信。天下顶尖之中,叶欢也许是最不自恃的了。
邱泽挥挥手:“此处并非重点,有了穿云弓,我军弓手会越战越强。既然有前车之鉴,邱某方才之言,便是老林经验凝聚。”
张任闻言深以为然,内行看门道,邱泽在剑阁之上的一举一动,眼观观及,都可证明他是身经百战的沙场宿将。
“使君,各位将军,日间观敌攻城,董卓军步卒定然是勤练有加。攻城之道,他们用的是南山之法,邱某会更熟悉一点……”
“是故某会将心中所得,尽数说与各位将军,以为守城之用。不过时间紧急,便不能解释太细,战阵之中,自有感触。”
“好,将军言之,我等有疑,日后再问之。”张任欣然道。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邱泽就剑阁守卫,给出了总攻二十一条意见。从各个兵种到后勤,各种方法,说的详尽通透。
满座皆听得津津有味,对方只看了半日,却似对董军了若指掌。
到此时,所有人都相信了那句话,敌军所学的亦是南山武院之法。而南山武院的很多步军战术,尤其是攻城,多半出自高顺之手。
可能唯一的例外就是刘璋了,刘使君兴趣不在此间,能正襟危坐一副认真,多半还因邱泽是叶欢的爱将,否则……
“使君日间辛苦,先去休息吧,邱将军之事,林会妥善安排。”皇甫林看了出来,不由笑道。
邱泽闻言亦是颔首,刘使君是什么性格,他当然清楚。且这番话别人说不合适,皇甫林却是恰如其分。
“好了,各位将军下去安排守城之要,邱将军所言,还需各位琢磨清楚。”等刘璋走后,诸事告一段落,皇甫林便挥手道。
张任等人依言而退,他们也清楚,邱泽来此不是单纯为蜀军当参谋的。至于他到底要做什么?则是最高机密。
听着众人的脚步声远去,让亲兵警戒周围,皇甫林方对邱泽道:“邱将军,按胡将军之言,林尽力为你挑选了一营士卒……”
“合计一千六百八十七人,不是不愿多挑,实是胡将军信中各种要求,与我军而言颇高,且有宁缺毋滥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