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有力出力

“慢点,张支书,我有话说。”这次,又是马明仁。

“有话你请讲。”张文远招呼道。

“我想问一下张支书,你如此重用吴有才,是不是掺杂着你的某些私人情感。”

“马明仁,请你把话说明。”张文远提醒道。

“好,我说了。吴有才是吴小梅的爹,所以,你重用了他。”马明仁说道。

“爸,别乱说。”马晓春制止道。

吴小梅很生气,“马叔,你说话含含糊糊的,让人不明白。”

“闺女,你要明白的话,好,告诉你。张支书喜欢你,所以重用你爹。”

吴小梅气得脸刷白,奔过去要打马明仁,被身边的拉住。

“马明仁,当初王大扣王队长撤掉你的农协主任之职,看样子也没有冤枉你。你作为一个老党员,更应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起模范带头作用。你再敢大放厥词,会考虑给你相应的处分。”

“我只在会上说说不同意见。”马明仁嘀咕道。

“我们党历来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允许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叫兼听则明。不过有两点记牢,民主集中制与一切置于党的领导之下的原则。”

“对了,还有一句话要补充一下,合作社领导机构成立之日,也是农民协会摘牌之日。”

杨大牛一听张文远此话,心里凉了一大截。农民协会牌子一摘,他这个农协主任的头衔也不复存在。

“为了督查合作社工作,还要成立监察委员会,这个主任,我已向上级申报过,上级也同意,由马明仁同志担任,大家热烈鼓掌,欢迎马主任讲话。”

马明仁,他绝没有想到张支书会把这主任给他来担任。这个主任好像只是个荣誉职位,但大小事务,监察主任都有权管,都有权让你改进,直到监察委员会满意为止。

“对了,还有一项议题,组建杨村村委员领导机构,上面给的名额一共是五人,我作为支部书记必须当选,马明仁是监察主任,也应在列,另三个人,你们八人无记名投票,以得票多者当选。”

为了避嫌,马晓春与吴小梅投了弃权票,还剩六人选三人。

唱票工作是由马明仁主持。

最终,吴有才以三票对二票的优势胜出,杨大牛意外落选。

基于刚才的选举结果,我们把杨村的工作安排说明一下:

张文远,本人,杨村党支部书记,负总责;

马晓春,村支书政治助理,主管共青团,对村支书负责;

吴小梅,主管医疗,卫生环境,现阶段对村支书负责,待合作社正式成立,对合作社主任负责。

杨大牛,合作社副主任,主管的农田水利,对村支书负责;

吴有才,合作社副主任,兼管农田水利,对杨大牛负责;

马明仁,监察委员会主任,兼管老年事务与邻里纠纷,对日后成立的社员大会负责。

其他人员,各司其职。散会。

散会后,杨大牛无精打采的走出会场,对于他这个曾经的农协主任,被排斥在村委之外,他是万万想不通。

现在,他与吴有才,虽同为合作社副主任,可吴有才进了村委,将来社员大会成立后,正主任之职肯定非吴有才莫属。

“杨主任,请留步。”有人在叫他。

杨大牛抬来一看是马晓春,“马助理,找我?”

“杨主任,你叫我小马就行。”马晓春道,“张支书说找你有要事商量,他在村委办公室等你。”

杨大牛进了村委办公室,除了张支书外,还有一人在场,那就是相互有过好感,但没有捅破那层纸的吴小梅。

张文远热情招呼道,“大牛,快来坐。吴小梅,你帮杨主任倒杯水过来。”

杨大牛坐下,接过吴小梅递过来的水杯。

“大牛,是这样的。”张文远说道,“这次会前会后,吴小梅都在向我建议:乘农闲有时间,在杨村办几期扫盲班,并推荐你媳妇秀姑当这个扫盲班的老师,你不会反对吧?”

“这个这个……”杨大牛吞吞吐吐,“这就看秀姑本人的意思。”

“杨主任,只要你不阻拦,嫂子的工作,我去做。”吴小梅快人快语道。

“小梅,你这话说得。现在新社会,女人也能顶半边天,就算我想阻拦,也拦不了。”

“好,大牛,你痛快。”张文远趁势夸奖道,“这事就这么定了。等会儿,吴小梅,你随杨大牛回去征求一下秀姑的意见,尽快把扫盲班办起来。”

“好的。”吴小梅应允道,“杨主任,我们现在就起身,去见我的好嫂子。”

“是这样的。”张文远招呼道,“吴小梅,你帮忙把我晾在外面的衣服收一下,我与杨主任谈几句话。”

吴小梅出去以后,杨大牛起身把虚掩的门关上。

张文远开门见山道,“杨大牛,你真是好福气,娶到秀姑这样的好女人。”

杨大牛见张文远主动提起他媳妇秀姑的名字,便问道,“张支书,我想问一下,你说你是秀姑的大哥,是什么样的大哥。”

“杨大牛,杨主任,我刚才在会上也说过,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流浪到杨村。就在流浪杨村的时候,帮助过秀姑,所以称我大哥。后来归队,我就把她托付给我曾经的战友的母亲,那就是前家舍的周妈妈。”

“这事,秀姑从没有向我提起过。”杨大牛嘟囔道。

“女人的心思,你我都不要去猜,是猜不透的。关键作为男人,行为端正,不被美色所诱惑。”

“你的意思,我明白。”杨大牛道,“我只想多问一句,你张文远三番五次以大哥的名义,找我媳妇是何动机?”

张文远听后哈哈大笑。

“你无语了,你心虚了,你只能用笑掩饰你真实的心思。”杨大牛连珠炮地讥笑道。

“大牛,我们共产党人最大的胸襟,就是知错必改。我的做法给你带去困扰,一向你道歉,二向你保证,绝不犯同样的错误。”

杨大牛绝没有想到,张文远张支书会低头向他认错。领导既然以为自己做得不对了,还能说什么呢。

他站起身来,“张支书,大牛先回去。”

“好。”张文远嘱咐道,“别忘了叫上吴小梅,若秀姑不同意,好好劝劝她,建设美好的杨村,我们有力出力,没力就出人。”

“张支书,我会的。”杨大牛向张文远保证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