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分寸

石英咧着嘴跨进了大门。

看到张安青时,不动声色地将手里的信件背到了身后。

“云夫人,感觉怎么样了?”他先跟若娘打了个招呼。

“还好。”

张安青在上谷关长大,自然认识石英,不由向前走了一步。

“大小姐也在?”石英这才转头看了她一眼。

“石叔。”她是在悦家村住过一段时日的。

上谷关要是无战事,张景彦会带着她住在城墙外,要是碰上敌军来袭,就会安排人将她送到悦家村,让石英照看着。

石英不是个心狠的人,怎么会不心疼这个从小没娘的孩子。

但他想起张伯拖人带过来的信,气就不打一处来。

糊涂人啊!

“大小姐,既然来了悦家村,以后就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吧,日子肯定没有京都好过,但吃喝上,亏待不了人。”要是想穿金戴银,也得有本事守住才行。

将军让她来找云夫人,未必不是想让她学到几分云夫人的坚韧与通透。

“世子夫人是金贵人,在这穷乡僻壤难免委屈了,我家老二不知道轻重,得罪了人,我已经罚跪了,不知里正还有甚么指教?”若娘不阴不阳地说了两句,掀起眼皮盯着石英。

张景彦连句话都没有,就想把这么麻烦的一个人往她这里扔?

她这里也不是善堂。

石英嘿嘿地笑了两声,抱歉地看了眼站都站不稳的老二,云夫人这是在杀鸡儆猴呢,要他说,将军这事确实做的不地道,自己家不听话的女儿,往别人家里扔,像甚么话?

“夫人,我今日来就是想跟您说,将军说大小姐麻烦您照顾,要打要骂随您的便,另外呢,听说您最近一直想再买点地,这是二百亩的地契,田头就在您家地的边上,还有一万两的银票,是将军补给您的。”

若娘似笑非笑地看着石英,眼风一丝都没给石桌上放的地契和银票。

“石里正,我要是带着儿子们好好种地,再以公道的价格卖给周边的商铺,如今挣的银子绝对不止两万两。”

言外之意很清楚,地里的产出她都以极低廉的价格卖给了张景彦,为的是将士,为的是百姓,不是为了张景彦,更不会是为了张安青。

“这里周围都是山地沙地,新开的荒地也不用交税,我也不差这点地,就算没有了,现有的二百亩够我们一家子吃喝了。”

换做其他人,像老三媳妇儿的柳家,都是忠厚老实的,也肯干,来上谷关这么久了,除了刚开始没有住处,在她家里住了几日,屋子一建好,就全家都搬出去了,平日里除了送点吃的,或者来看看望舒,都不会往云家这边来。

这就是分寸。

让她收留这种人,她愿意。

张安青这种耳根子软,又没有主见的,她不敢收。

要是乌乐蓉或者侯府知道人没死,在她这里待着,张安青被两三句话一哄,她还有甚活路?

“石里正,您说,我们云家除了跟将军的互利互惠之外,还有别的牵扯吗?为甚将军会认为,他塞个人来,我就必须接下呢?”

“今日,就算是许二柱在这里,想让我收下老大,老娘都会让他滚蛋。”

我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愿意收,会收下两个外人?

张安青一直没说话,老二缓过了身上的麻劲儿,就看到她在一边偷偷抹眼泪。

他觉得娘说得有点过了。

石英也是收敛了笑意,抿着唇坐着。

背在身后手中的信,像块烫手的红薯,让他扔又舍不得,抓着又难受。

老二看气氛僵住了,师笑霜也吓得拉着张安青的裙角站在她身后。

草儿和文儿被大丫拉进了屋。

“娘...孤儿寡母从那么远的地方过来,您怎么这么...”凶残啊?

老二已经忘了昨晚大半夜被吵醒的哀怨,开始替人家说话了。

“怎么?你忘了自己是为甚要跪的了?”

老二嘴角抽了抽,好嘛,一夜白跪了。

“娘,昨晚是我错了,既然她们都已经不是京都的人了,留着这里也挺好的,后院地方大,又没有人住,人多了也热闹,多好呀。”

早知道将军的女儿这么弱,他何必嘴贱呢。

这么人欺负起来,也没甚快感。

“真错了?”

“嗯!”

“那就继续跪着。”

“娘~”老二拉长尾音喊了一声娘,若娘一个眼光扫过去,未尽的话咽回了嗓子眼。

“其他人也别躲在屋子里,都出来吧。”有人的屋子,布帘都在晃动。

偷听都做得如此笨拙。

很快,大丫二虎一家四口,老三柳氏,老四全都在院子里站好了。

加上重新跪在地上的老二,一共八个人。

“你们自己决定,要不要留下人,丑话说在前头,不留下,石里正将人领走,这母女俩以后是死是活跟云家无关;留下,以后她要是粗茶淡饭吃不惯,或者被甚么人哄一哄又想回京都过好日子,再或者闹个贵人脾气,你们都必须担待了,并且自己想办法处理了。”

若娘还没说完,大丫和柳氏就在狂点头,一点也不犹豫。

看着张安青的眼中,还带着一丝怜惜与庆幸。

高官贵族,也不见得过的比他们舒坦。

“选吧,同意留下的站在里正后面,不同意的站我这边。”

哗啦啦一群人,全站石英后面去了,师笑霜跟草儿熟悉,以为他们是在玩,放开张安青的裙角,扭着小身子也站了过去。

一群人眼巴巴地看着若娘。

若娘:......

她转头看向了石英,胯着一张脸:“您还有事?”

“没没没,这是将军托我给您的信,我先走了!”石英将信放在地契和银票上,像屁股后面有老虎撵似的跑了。

“先吃饭吧。”若娘按了按额角,将桌上的东西收在了袖子里。

大丫和柳氏直接将蒸的红皮都裂开了露出里面澄黄果肉的红薯端过来放在了石桌上,白粥熬的浓稠,乳白如玉,如今家里孩子多,可以喝点米汤,白米里面已经不再加粗粮了。

翠绿中点缀焦黄的菠菜鸡蛋饼,杂粮窝窝头加上豆角丁和肉丁做的配菜,这样的早食,在寻常百姓家并不多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