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页

朱由校一死,继承亲哥帝位的游健,自然也继承了朱由校在位时期囤的皇庄。

并不只是京郊,天津卫以及合肥保定等地方,都有皇庄的分布。再加上如今的藩王早就没了封地。

原本属于藩王的封地,划归国有,分给原本的佃户种植。原本贫困,身无长物的佃户如今衣食无忧,自然的游健的注意力,全然种植上。

还是那句话,要多多的囤粮。谁知道那倒灶没眼儿的老天爷,为了他的‘私生子’上位成为华夏之主,造哪些孽。

当然了,这个时候,游健一般会忽略自己其实已经上位的事实,坚决骂天。随便还得暗搓搓的*诽谤后金的皇太极。恨不得再给他空投写满了‘哈哈哈’的嘲讽信。

“天津卫那边的皇庄种植的都是小麦?”游健询问曹化淳。

曹化淳回答:“是的万岁爷,天津卫那边的皇庄种植的都是小麦,还种了少数红薯。”

游健:“这样啊,现在已经秋季了,小麦该收获了叭。”

曹化淳:“该收获了。”

“那行。安排人手将小麦收割了。”游健顿了顿,又道。“计算好产量,朕想知晓到底是朕提供的粮种收成好。还是老百姓自己选的良种收成好。”

“自然是万岁爷提供的。”

“不一定。”游健无奈的道。“别忘了,今年的气候导致现在成熟的小麦,都是补种过的。朕还真就不确定到底谁的良种有剩。”

是的,今年全国各地都干旱,第一批种植死亡枯萎的禾苗,全部都是游健提供的。

是游健给了王者一套龙袍‘换’的。

一共数量有20来吨。可惜种植下去后,几乎全部死绝。然后补种,游健也是又找王者要了差不多20来吨的种子。

但是吧,在全国干旱,田野颗粒无收的情况下,很多地方拿到种子后,其实并没有种,而是吃了。

哪怕种了,也并不一定种植的是朝廷給的良种。

面对这样的情况,游健严重处罚的话,是可以遏制的。但问题是,遏制的话,得到的结果并不一定好。

相反忽略不计的话,社会稳定率还提高了不少。

游健能怎么着,只能假装不知道底下百姓阳奉阴违,将有救济粮下发的情况,还把种粮給吃了。

“先将今年平稳度过吧。”游健突然又道。“只要安南、寮州、蒲甘三郡丰收,朕便无惧江南灾难,全国无粮的窘境。”

其实全国无粮的话,太夸张了。但是呢,曹化淳并不认为游健的话有什么问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游健叹气。“朕真的忧愁得很,就怕明年又干旱,然后七八月份就开始下冰雹。”

“看看冰雹的危害性有多大。朕的沿海城市,都被冰雹给霍霍了。”

曹化淳欲言又止,游健就笑着补充。“哦,忘了,还有龙卷风。”

曹化淳:“这是天灾,避不了。往年沿海一带,还时不时的发生海溢(海啸)。万岁爷可还记得(崇祯)元年的事儿。当时江浙海溢,可是冲毁房舍无数。”

游健:“朕知道。朕就是知道,这心里才难受得很。”

曹化淳:“奴婢同样难受。可是想想,下冰雹吹龙卷风总好过又发生海溢。那海水倒灌,铺天盖地的巨浪,一旦出现,谁又能阻止得了呢!”

游健:“朕省得。”

“万岁爷可要用茶?”曹化淳赶紧倒茶,又道。“茶水温和,最时候饮用。”

游健:“朕安排人手前往赈灾了叭。”

“刚刚得知冰雹肆虐,万岁爷就已经安排官员前往各地赈灾。想来已经开设粥棚,顺便统计受灾民众人数了。”

游健:“其实户部以及吏部在这个时候,还是挺好用的。”

曹化淳:“万岁爷说的极是。户部的大人们不管怎么说,统筹粮食税银,是很少出差错的。”

第111章 chapter 111一号基建启动……

这个‘很少’用得十分的魔性。一般懂的都懂,并不是很少出错,而是容易出错。

有时候吧,觉得户部官员差强人意的时候,却没有犯致命的错误,反而觉得还是能够将就用的。

但游健这时候就会很烦躁,觉得户部官员们特么的,都不是玩意儿。偏偏游健又要投鼠忌器,不好处理。如此情况,就问憋不憋气。反正游健时不时就会气不顺。

还会想,管不得勤政的皇帝都不长寿呢。首先繁琐的工作,以及时不时就会被文武百官气着

如此长久下去,哪位勤政的皇帝会长寿!

反正在游健的认知里,老朱家的人,还真没有一位活得长寿的。看看人家满清,就那位十全老人,可是活了八十几岁。

“只要关键时候不掉链子,朕不会动户部的人。”游健突然道。“但他们也要知趣,老是这样那样,弄得朕不想当昏君,那也是昏君。”

游健:“你别说话,朕知道你先说万岁爷严重了。可这是严重不严重的问题?而是朕”

“反正别逼着朕暴躁,朕一暴躁六亲不认,谁还管手下官员该杀还是不该杀。一惯处理掉。多了的话,朕也怕朕心疼。”

心疼?

心疼谁?

自然不会是心疼文武百官,而是心疼自己。

心疼自己还要在皇帝的宝座上苦苦煎熬数十年。如果处置,那必然会闹出不少的事儿,如果不处置,那游健真的要为自己掬一把同情的泪水。

游健这时候又开始深沉的叹气。

“朕就知晓会这样。”游健又说:“算了,先把粮食收起来吧。曹大伴儿,你安排人手,跟郑云海一起好好收粮,好好统计具体的收成。朕要知晓大概数,这样也好计算明年到底该种植什么粮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