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蜜饯吃多了,总感觉嗓子都甜滋滋的。

王承恩应了一声,就和奶两孩子的奶娘,一人抱了一个,回了慈宁宫。

倒不是游健不想和俩孩子多相处。

主要他本身病着,精神不太好,再者朱慈烺和朱媺娖都太皮了,精神不太好的时候,游健还真不一定能够管得住他俩。

还是交给张太后管吧。

张太后沉迷养娃,连那群住在隔壁慈安宫的太妃太嫔们,都没怎么管了。

不过本身作为寡妇,太妃太嫔们除了范氏外,都挺低调的。

很少出慈安宫,哪怕有时候出门去逛御花园,也从来不单独一个人去。而是会叫上相熟的太妃一块儿,同进同出,完全不给人说嘴的机会。

毕竟现在紫禁城已经换了主人,年龄方面,游健并不比朱由校小多少。

换句话说,不管是嫡的还是庶的寡嫂,年龄方面和游健相差无比。

开玩笑,游健继承了皇兄的皇位,可没有那个心思还把皇兄的后宫继承了。

长辈就是长辈,游健认准了这点,并且方方面面都做到了避嫌。

每隔三日,游健就会去给张太后请安,顺便见见俩孩子,陪俩孩子玩耍。

王承恩将人送到慈宁宫,没多作停留,就回了乾清宫。游健这个时候已经睡了,不过睡之前,为了缓解喉咙的腻味儿,连灌了两大杯温的白开水。

这样一来,睡着睡着,游健就被尿意憋醒了。

好在没尿床。

游健挺颓废的收拾妥当,就继续批阅奏折。

游健挺善于揽事儿,像奏折之类的,哪怕批阅得再疲惫,游健都不敢像朱由校那样,诸事不管,直接将权利全部交给魏忠贤。

倒不是说曹化淳和王承恩不好。而是魏忠贤一开始也是好的啊,只有好的,且善于揣测朱由校的心思,才能博得朱由校的信任,进而大权独揽。

可人心都是会变的。

时光流逝,或许现在好,可未来呢,谁又能保证,能一直好下去。

正是基于这样的不确定,再加上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所以才不会将重要的权柄下放。

像批阅奏折这样的事,除了怕时间久了被阳奉阴违外,更多的还是游健出不了宫,天下事除了通过各地卫所传递来的消息知道外,就只有通过奏折

刚刚登基之时,各地的知府县令写奏折还喜欢溜须拍马,将歌功颂德的话当成诗儿来写,正事一件没停的问题,被游健直接骂了好几回,到现在总算改了这个臭毛病。

不敢再写着鸡毛蒜皮的事儿混字数,只敢老老实实的将所管辖的地方,发生的事情一一阐述。

肯定是简略了,不然估计一本奏折的重量都重得很。

某些方面,肯定也避重就轻了,不过没事儿。只要比较重大的事情,地方官员不敢避重就轻就成了。

今日份的奏折数量不多,不过挺厚的。每一本大概都有10来页的量。

游健细细的看,慢慢的批阅,批阅完奏折,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也就下午4点左右。

腹中有些饥饿,游健就让小厨房的御厨,给自己煮了一碗粥。没有配小菜,粥的话,是蔬菜肉沫粥,撒了少许盐,吃起来淡淡的却异常好吃。

“京城各家还在开设粥棚施粥?”吃着粥,游健突然问王承恩。

王承恩道:“回禀万岁爷,还在施粥。”

游健说:“主要是哪几家?”

“郭(允厚)大*人家,郑(云海)大人家,以及庄(志用)大人家,薛(凤翔)大人家”

内阁的成员,都一直在开设粥棚施粥。

对此游健不是很意外,这时王承恩又道。“周国丈还以公主殿下和皇子殿下的名义,开设粥棚施粥。”

这回游健是真的诧异了,因为就他的了解,他的这位老丈人挺抠门的。

居然还能‘自觉’跟着大家的节奏来一起开设粥棚施粥。

甭管是不是作秀,游健只要百姓得到实惠就成了。

“国丈有此心很好,做善事本来就容易积福。”游健随口夸奖一句,一边吃着粥,一边又问起了其他。

一问一答。不管游健问什么,王承恩都能回答上。这一幕挺和谐的,然后吧,曹化淳再一次到来打破了。

曹化淳也不是故意的,就是本身曹化淳管着东西厂,一般有事情,才会进宫找游健禀告。

游健很满意曹化淳的态度,但还是那句话,就和家中有调皮捣蛋孩子,特别怕接到班主任老师的消息一样。

就怕班主任老师找你,是为了跟你告状说,你家的孩子又闯了什么祸。

心颤颤的,和游健现在的情绪一模一样。

游健不动声色的吁叹一声,询问:“曹大伴儿你直言吧,朕坚强,无论你说什么,朕都稳得住。”

曹化淳:“”

曹化淳沉默三秒钟,然后果断开口。“回禀万岁爷,奴婢来是为了跟万岁爷贺喜,安南郡那边传来消息说,蒲甘国自觉让白莲党妖孽从蒲甘进入滇南,导致滇南差点发生暴乱之事愧疚,准备从此称臣纳贡。”

游健:“咦,蒲甘国不是一直对大明称臣纳贡嘛,难道朕记错了。”

王承恩:“回禀万岁爷,你没有记错。”

游健点头。“看来朕的记忆没有出错。那既然蒲甘国早就对大明称臣纳贡,现在还这样说,这心啊就不诚。”

曹化淳:“万岁爷的意思”

“朕的意思是,早已称臣纳贡,现在再说称臣纳贡,可见认错的心不诚。既然不诚,那朕的军队自然得帮朕好好教育一番。”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