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是深秋了,天却依旧没有要凉快下来的意思,一到中午,就仿佛要下火一般。
朱允文走在雕花回廊里,时不时地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听一听林子里虫鸣鸟叫的声音,他突然想,要是往后日子都能这么过下去,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不过可惜的是,他自身处在那么一个特殊的位置,就算是他想安逸,也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
长孙殿下,奴婢可找着您了。一个好听的声音把朱允文从怡然自得的境界里拉了出来。朱允文看着那面色红润香汗淋漓的可人模样,可神情一阵激荡。他心里默念三句兔子不吃窝边草以后,内心马上就淡定了,他问,什么事?
辽王来了,说要见您呢。丫鬟说。朱允文想了好一会儿,就是没想起来辽王是谁。过了半晌,他突然顿悟,暗骂自己的愚蠢。管他是谁,回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回到东宫,朱允文见到了所谓的十五叔,辽王朱植。那是一个看起来比他也大不了多少的青年男子,穿着一身白衣,头发简单地挽了一圈,直披下来,手里拿着一把折扇。颇有些风度翩翩的意思,要是放在现代,绝对的偶像级人物,那些什么号称花样草样男子的,都可以去撞墙了,两者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根本没有可比性。
十五叔,你怎么有空过来?朱允文首先打招呼。其实他的意思是:你怎么还没去辽东?朱植可是个相当聪明的人物,怎么会听不出来?他微笑着说:听说你就要大婚了,可喜可贺啊。
朱允文一听,你丫大老远跑进宫来就和我说这个?他说:外头太阳晒,咱们进屋里说。有些事情,生成是见不得光的。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朱元璋的十五子朱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聪明,有自知之明。这一点从他对皇位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其实,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这个侄儿的皇位有些不稳,所以在朱允炆当皇帝的那段时间里,他尽量不和朱允炆勾搭到一起,而是一直在观望。事实上,他做得很好,在朱棣许诺他当皇帝以后给他一个王当以后,他就一直龟缩在自己的封地里。不过,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朱棣当上了皇帝以后,他不当没捞到个王当,还英年早逝,至于原因,大家都应该知道。
“叔请坐。”两人进了房间,朱允炆就亲自给朱植倒了一杯茶,以示尊敬。他就算历史再差,也知道朱元璋时期的王,都是带兵的。随便拉拢几个,对自己的将来也是大有好处的,正所谓孤掌难鸣,如果只剩下朱棣一个人了,就算他再英明神武,到时候大家一起给他使绊子,他还能牛气到哪里去?
朱植这次来,也正是抱着一个目的,那就是,抢在最早的时间里,和这个朱允炆拉上关系,他一直坚信,自己有兵,如果选择投靠,朱允炆一定会接纳的。你们看,他是个多么纯洁的人。在这个时候,朱棣还没有跟他许诺那个所谓的王爷。他看到朱允炆亲自给自己倒茶,心里是十分得意,以为自己这样亲自到来,是给这个侄儿面子了。
朱允炆一直有一个疑问,这些王爷不去封地,在京城晃悠什么?看来,这个答案也只能从这个叔叔口中获得了,他问道:“叔,您这次来是?”经过他这么一提醒,朱植才算是想起来自己来的目的,他赶紧说:“你是不是很奇怪,我们都还留在京城?”他的问题,恰好是朱允炆所疑惑的,朱允炆赶紧点头。
他哈哈一笑,说:“这个你就有所不知啦,父皇决定迁都,正要征求意见呢。所以,我们都留了下来,准备商量商量。”
迁都?这个倒是没有听人说起过。朱允炆心里打起了主意,按照历史上来说,明朝最后把国都迁到了北京去,不过这都是朱棣当皇帝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还在金陵呆着呢。可以说,朱植给他带来的这个消息是爆炸性的,作为下一任的皇帝继承人,他理所应当是第一个知道消息的人,可是现在的他确实被蒙在了鼓里。也就是证明,这个事情还没有被正式提上议程,还只是属于设想阶段,不过皇帝家的事情就是这样,只要是有了一点点风声,那就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早做准备总是没有错的。
“叔是怎么得到消息的呢?”朱允炆问道,这个消息非同小可,现在天下几乎处处有王,无论迁都到谁的地头,谁的实力就可以增长一大截,就算是以后的皇位之争,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现在朱允炆要做的,就是证实这件事情的可靠程度。
朱植神秘地笑道:“这个你就不用多问啦,我自然有我的办法,怎么样,要不,我们俩联合吧?”说了这么多,他索性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联合?怎么个联合法?”朱允炆现在还没有进行皇位争夺战的觉悟。这些东西,就要老谋深算的叔叔们来教他了。
朱植笑道:“很简单,你知道吗?一旦你当上了皇位,一定会有人不服气。这些人要是**了,你那点兵力,可是不够用的。”这话毕竟是大逆不道的,他的声音压得很低。
他说的这些,朱允炆自己也知道,其实,他也想着去拉拢叔叔们的势力来着,这下子,他们俩也算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
既然话语投机,那就简单多了,一个需要势力,一个需要贡献势力,那还谈什么?直接拍板合作撒。不过,我们的皇位继承人可不是一般人,他是穿越的,你们要始终记得。
太多太多的黑帮电影里,背叛算是轻的,流行的都是背后捅刀子。朱允炆现在就是要想一个办法,把这个自己送上门来的十五叔,辽王朱植,牢牢地绑在自己的战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