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允煐来说,治理好大明江山,这就是他的工作和职责,是必须要做好的事情。
而对于那些文武百官,他们也需要保证自己的立场,或许他们有着自己的一些利益和想法。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和皇帝站在同一个立场,这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也不只是文武百官,很多的宗室也应该知道自己的立场和责任。朝廷给了他们无与伦比的荣耀和奉养,自然也就意味着在必要的时刻,这些人都需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周王朱橚就很清楚,他现在看起来是宗室之长,很多的事情自然也就是责无旁贷了。
周王朱橚率先上表,申请带领着周王府上下迁居北平,这是他的立场、这也是周王对于迁都的态度。这就是以身作则了,也必须要这么做了。
朱允煐自然是非常开心的,看起来他的五叔还是非常靠谱的,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他端正立场,也是和皇帝共进退,起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作用。
而朱允煐这个时候也没有太多的挽留,甚至也没必要假惺惺的做个样子。迁都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这就是英示皇帝制定的政策,这就是大明的国策,这是势不可挡的一个事情。
所以既然周王都已经提出来了,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允准了,这也是迁都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很多人大概也能够猜得出来,周王肯定也是得到了皇帝的授意。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其他的一些宗室也会接二连三的上表,要开始表明自己的立场了。
除了宗室这边,周王朱橚也要求将修《孝康大典》的名儒大家带着一起迁往北平。这也就意味着到时候大本堂的藏书,以及一些参与编修大典的官员,也要跟着迁过去了。
毕竟《孝康大典》的意义不同,这样一部集朝廷之力编纂的鸿篇巨著,也不是单单一个周王府就可以承担的,这些也都是需要朝廷的力量。实际上周王府,也就是名义上牵头而已,很多的主编、编修等等,都是朝廷命官。
翰林院,看起来要成为大明朝第一个被迁都的重要官府衙门了。大家也都知道想要编纂《孝康大典》,翰林院的那些精英人物还是不能缺少的。
虽然肯定还需要留下来不少人在应天府,以备皇帝的垂询。可是翰林院更多的人,现在就要去北平了,不管这些人乐意还是不乐意,都要开始举家搬迁了。
当然不举家也没问题,只要那些官员去了北平也就行了,朱允煐不在乎那些官员的家人去不去北平,那些其实也确实算不上特别重要的,官员本身才是最主要的。
而对于翰林院的官员们来说,也没什么好心里不平衡的,他们不是唯一的。
国子监的一些官员也很郁闷,当初大明朝开国的时候,鸡鸣山下就是国子监,但是洪武皇帝一直惦记着老家,所以中都凤阳也是有着国子监。
现在中都的国子监没什么好说的了,应天府的国子监才是大明朝的最高学府。而现在国子监也不会完全给搬迁到北平府,只不过也有一大部分人也都需要迁往北平了。
以后的学子们也算是有些福气了,可以稍微的「就近入学」,北平府和应天府都有国子监。
只是北平府的国子监必然是越来越重要,一些重要官员的子弟,包括武勋人家的子弟,很有可能也就是入读北平的国子监。而应天府这个文华之地,当然也不能不在乎。
陪都那也是「都城」,这里还是有着一定的重要性,也是需要重视的。
一切看起来都是这么理所当然,国子监和翰林院成为了迁往北平的两大机构。也别说这两个机构不重要,任何的朝廷机构都是有着他们的特殊地位。现在这两个机构跟着迁往北平府,这也就是前哨站而已,
接下来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搬迁了。
迁都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耽搁的,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事情。
朱允煐也觉得比较满意,虽然看起来稍微有点阻力,不过也比想象中的要小一些。
看起来文武百官还算清醒,他们知道在一些大势方面,他们也确实阻挡不了,他们也算是认清楚了现实。面对大权在握的强势皇帝,这个时候还是不要以卵击石了。
毕竟迁都这个时候,英示皇帝似乎也是占据着大义。这也是洪武皇帝在位的时候就制定的国策,英示皇帝现在也就是在进一步的完善洪武皇帝制定的政策而已。
再久远一点,很多人都知道洪武皇帝对于应天府作为都城的不满,应天府为都城也只是权宜之计。这件事情很早之前就有了定论,很早之前北平府建都了,就算是让人知晓了最终的结果。
洪武皇帝在位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到现在也十多年了,自然也就意味着这些事情确实没必要继续犟,大家也确实知道这样的事情真的阻挡不了。
所以这个时候也就需要聪明一点,在明知道无法阻挡的时候,也就不要螳臂当车了。
最多也就是小小的发泄一下情绪而已,最多也就是稍微的添一点乱而已,真的没办法影响到大势,自然也就意味着很多的事情也就接受吧。
对于文武百官们来说,他们都知道这些事情没办法阻止,那么也只能接受。而对于很多的宗室女眷来说,这个时候也就是要哭诉一番了。
很多的朝廷大事对于她们来说也是比较远的,她们看起来也不需要特别敏感。
在这些宗室女眷看来,北平府到底是苦寒之地,哪里有江南富庶。更何况宗室虽然身份特殊,可是应天府到底也是陪都啊,宗室在这里安置也不是不能接受。
这要是一哭二闹的,说不定就让皇帝改变了主意。哪怕是被皇帝疏远也没什么关系,毕竟这些宗室也都知道他们的身份,他们也不指望着能够在朝堂上有更多的话语权,他们更是没有什么仕途可言,自然也就没什么好在意的。
只要过好了自己的日子也就足够了,其他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也确实是多余的。
只要不闹出太大的乱子,宗室就算是被皇帝疏远也无所谓,皇帝也对他们没有太多的办法。
所以这个时候也就意味着徐妙清有的忙了,不少的宗室女眷确实见不到朱允煐,那就只能在徐妙清这个皇后跟前哭诉了。
再现实一点的来说,那些亲王之类的也不好在朱允煐跟前闹。就让她们的妻女去哭闹,这样也不需要担心失了体面,也不需要担心被一些言官弹劾等等。
这么一想的话,女眷这个时候去哭闹更加合适。真的要是能够因此留在应天府,那就赚大了,那就算的上一些宗室的终极追求了。
而徐妙清这个时候就算是头疼不已,可是这个时候也确实需要处理好这些事情。这也是皇后的责任,安抚好这些宗室女眷,这些事情就是皇后该做的事情。
这些事情自然也就不需要朱允煐去操心,徐妙清这个皇后能够处理好这件事情,她这个***可不是摆设。哪怕一些宗室女眷按照辈分来说,也是长辈,不过很多的事情也不是辈分就能说事的。
说到底就是国策在这里,所以可以小小的闹一番,这要是真的胡搅蛮缠,那必然也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哪怕一些宗室女眷里头也有一些头发长见识短,或者是一些泼妇。但是大概的分寸,这些人也是心里有数的。
徐妙清这些年其实小媳妇也不好过,早些年老朱在位,后宫里也多是老朱的妃嫔。所以徐妙清很多的时候,实际上也是要稍微的收敛一些,不太好管教。
再者就是辈
分这样的问题,也确确实实需要考虑到,朱允煐这都是老朱家的第三代,前头一大堆叔父、姑母的,一个个的也都是长辈,自然也就意味着还是需要注意点。
而现在老朱不在了,皇宫里头自然也就是以朱允煐和徐妙清为主了。
在这个时候想要去做一些事情,自然也就是名正言顺的了,处理一些事情也更加坚决了。
练琼琼看到朱允煐,也觉得非常开心。至于朱如意看到朱允煐,那就是更加的开心了。
「父皇,今日好些人到母后那头哭诉了。」朱如意一边给朱允煐端茶倒水,一边说道,「也就是小皇姑和三婶在帮衬着,二婶泥胎菩萨一般坐着也不说话。」
朱允煐一点都不意外,说道,「你小皇姑打小就性子泼辣,也一直听你父皇的话。你三婶和你三叔一般,虽说心里没个主意,但是好在心里听话。你二叔和你二婶都是一个样,自诩读了些书、也知书达理,大事小事都是一个腔调。」
「母后也是这般说的,还是说三叔亲近。」朱如意立刻滔滔不绝的说道,「二叔和二婶,亲近不来。」
练琼琼也不好说些什么,朱允熥到底是皇帝的胞弟,和徐王朱允炆还是有区别的。甚至有些时候想想看,朱允炆就算是想要和皇帝亲近,实际上也不敢、不好亲近。
徐王朱允炆这些年也需要小心一点,他必然也需要注意一些。至于吴王朱允熥,他就算是在瞎胡闹,也是有着皇帝的包容,徐王朱允炆肯定就没有这样的待遇。
至于朱如意对徐妙清的称呼,也一直都是「母后」。朱允煐的子女也别管是哪一位所出,他们名义上的母亲也只能是徐妙清,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
朱允煐抱着朱如意,说道,「你啊,这些时日也和你小皇姑她们走动一下,她们过些时日也要去北平府了。这一个个的都要去北平府,咱们串门都要少了些去处。」
朱如意看起来就不在乎,说道,「小姑还和皇兄说了,公主府和吴王府就在北平皇城跟前。过些时日咱们也去了北平府,就和现如今这一个样了。」
听到朱如意这么说,朱允煐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好像还真的就是这么回事了。
现在可能也确实有着那么点难以接受,可是现实情况就是好像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一回事。
当然这可能也就是孩子们这么想,他们现在不需要去考虑那么复杂的事情,因为很多的事情也是非常的简单。孩子们的世界,也确实单纯着一些,也没必要考虑那么复杂。
毕竟在这些孩子们的眼里,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多的利益牵扯。他们看起来一些比较天真的想法,也确确实实可以让很多的事情看起来容易很多。
串门这个事情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就算是一些个亲戚不在跟前,但是过一段时间也就行了。不在应天府串门不要紧,去了北平府一样是可以串门的。
朱如意能想明白这些,小小朱肯定也是能够想明白这些。而那些宗室们呢,知道这些事情轮不到他们做主,自然也就不会惦记着胳膊去和大腿扭了,坦然接受这个现实就好。
这就是实际情况,看起来也确实是比较的简单明了了。
在有些事情根本无力去抗争的时候,或许也只能是比较坦然的接受那么一些事情了。
说到底也就是人力有些时候是有限的,就算是作为皇亲国戚,在一些事情上也会无能为力。其实皇帝也是一个样,看起来掌握着足够的权力,也不能真的随心所欲。
不只是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更因为在这个社会,很多的人也都是有着自己的定位和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那也就行了。
朱允煐看起来心情非常不错,一些个事情就这么有序
的展开就好,没有影响着他的一些个大计,这些看起来也就是朱允煐感觉到开心的。
谁让他是皇帝呢,该操心的事情自然也就是比较多了。很多的事情能够按照他的一些预期展开,这就是值得他欣慰的事情了。
现在做的事情还不错,不过还需要继续努力,还需要有着一个完美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