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八百七十九章 此间乐,不思蜀

困守莫斯科的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亲眼目睹罗刹国从横跨亚欧的超级帝国,变成为现在的莫斯科大公国。

如今的莫斯科大公国面积不到法国的一半,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弹丸小国。

莫斯科大公国是罗刹国的起点。

和曾经的蒙古帝国、匈奴政权一样,在过去的数百年间,莫斯科大公国这个弹丸小国通过一系列鲸吞蚕食,掠夺邻国,生生将自己扩张为全球面积最大的国家。

和所有草原帝国一样,如今罗刹这个庞然大物也将面临分崩离析的命运。

据说瑞典人已经开始支持乌克兰的大公们独立,其他族群也有乘火打劫的意思,纷纷开始拒绝服从莫斯科的命令。

英法联军距离莫斯科尚远不过彼得一世感觉到危险近在眼前。

他的御林军折损过半,其他军队更是损失惨重。

西边战场节节败退,乌拉尔山以东被齐军占领。

天心城给罗刹国的出兵理由是“建立足够的缓冲区,防止战争在大齐领土上发生”。

好在这位曾经的盟友手下留情,并没有赶尽杀绝,齐军前锋推进到乌拉尔山附近便停止下来,对莫斯科圣彼得堡的热气球轰炸也消失不见。

即便是在这样困难的时候,阿列克谢耶维奇也始终保持乐观。

无论东方西方,战争上都还有周旋的余地。

相比外患,内部的问题更让大帝头痛不已。

此时无数罗刹人对阿列克谢耶维奇恨之入骨。

是彼得大帝将罗刹人带入战争的地狱。是这个君主让战场上横尸遍野,让无数罗刹国女人变成了寡妇。

大帝知道自己不能再继续待在莫斯科,甚至不能留在欧洲。

他的敌人太多了。

在各路仇敌中,眼下最想除掉大帝的倒是不列颠人法国人和瑞典人,而是罗刹本国国民。。

相信有很多罗刹人对大帝恨之入骨,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

本质上,这还是个荒蛮世界。

至少罗刹人是信奉弱肉强食森林法则的。

只是现在他们从吃肉的狼变成了狼吃的肉。

战场上连续的失败,让阿列克谢耶维奇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让他失去了支持,失去了一切权势。

他变成了弱者。

对罗刹这样的野蛮国度来说,孱弱本身就是罪过。

更何况这个弱者先前还是万众瞩目的强人。

阿列克谢耶维奇想逃往大齐,在天心城继续他的政治生命,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给身边几个最亲密的人。

可是近臣们都劝说阿列克谢耶维奇留在莫斯科。

是的,大臣们说,就这样坐在皇宫中等待不列颠王国和法国对他的审判。

不论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应该不会拿罗刹皇帝怎么样,毕竟大家都来自文明的世界。

彼得大帝从不会任人摆布。

当敌人逼近莫斯科郊外的某天晚上,大帝在宫殿召集他为数不多的手下,宣布自己即将启程前往齐国避难。

“准确来说是向齐国寻求援助,虽然新皇帝与我国存在一些误会。”

阿列克谢耶维奇咽了口唾沫,摸着自己修长的鼻子,继续说道:

“要知道,我与广德皇帝友谊深厚,遇到困难的时候,才知道谁是真正的朋友,留在莫斯科,让乔治国王或是路易十五抓获,我会成为欧洲君王的笑柄。”

彼得一世干笑几声,然而周围几个近臣却都脸色铁青。

大臣们交头接耳,纷纷开始劝说大帝不要离开莫斯科,而是要坚守到最后。

陆军委员会主席缅希科夫劝道:“落幕的时候,您应该站在舞台中央,因为您是主角。”

舞台中央这四个字瞬间击中了大帝敏感的神经。

是啊,即便战败,阿列克谢耶维奇也应该和莫斯科城共存亡。

可是路易十五和乔治会轻易放过自己吗?

“这确实是个很有诱惑的选择,只是我的安全能得到保证吗?”

····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应答。

又是一阵交头接耳。

海军院院长阿普拉克辛说:“皇帝陛,众所周知,欧洲人的道德水准普遍要高于鞑靼人,换句话说,您逃亡到齐国,下场恐怕会比坚守此城更惨。”

“鞑靼人还在记恨我们占据北海。”

“新登基的鞑靼人女皇帝原先是个萨满巫师,这女人对罗刹恨之入骨。”

莫斯科的官员们相信齐国女皇是因为信仰问题才和罗刹国反目。

大臣们在彼得一世身边喋喋不休,力劝大帝不要离开莫斯科,更不要去鞑靼人的都城避难。

阿列克谢耶维奇一眼就看出这些大臣们的心思。

无非是想将自己留住这里,将彼得一世掌控在自己手中,等英法瑞典军队追上来时,换取更大的筹码。

彼得大帝被这些繁文缛节折腾的精疲力竭。

“朕知道这些,可是然后呢?要是道德可以用来作为罗刹结盟的武器,那就不用和英国人打仗了。”

阿列克谢耶维奇完全无视大臣们的劝说。

留在莫斯科,会被法国人俘虏,很可能会被敌人送上断头台,完美体验路易十五发明的新刑具。

大帝对欧洲君主们的良知并不抱有什么信心。

这些远方亲戚们能猎杀烧死女巫,当然也能这样对待罗刹国的皇帝。

“我国与大齐曾经签订过友好互助条约,两国之间的情谊比黑海还要深,虽然这些年有过一些冲突,但齐国应该知道他们真正的敌人是谁,前往天心城,齐国女皇帝会接纳我们的。”

彼得大帝坚持逃亡齐国,在他看来,齐国与罗刹,同根同源,两国有着众多的共同利益。

两国曾经都是抵抗欧洲殖民势力的中坚力量。

彼得大帝有理由怀疑他的近臣们劝他留在莫斯科,是为了让大帝成为替罪羊,成为大臣们投降英法的筹码。

刚刚过去的这场战争持续数年,造成欧洲国家十多万士兵的伤亡,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必须有人对此

“我们的朋友在遥远的地方,不是在西方,而是在东方。”

选择相信“遥远的东方朋友”的彼得大帝于1719年4月初,脱离周围亲信的簇拥,连夜乘坐热气球抵达乌拉尔西麓。

大帝此时还不知道,乌拉尔山东部现在已经成为大齐的疆土。虽然天心城的君臣们并不怎么愿意

在彼尔姆城(已被齐国改为安西城)内,略显疲惫的齐军统帅江百龄接见了他。

江百龄一直相信,四分五裂的罗刹才是好罗刹。

齐军军事活动的极限便在这乌拉尔山西麓。

“女皇陛下刚刚得到你的消息,女皇和内阁一致同意将你送到天心城,不过需要您缴纳一部分银钱····”

江百龄邀请彼得大帝坐在下首位置,朝左右侍卫使了个眼色,侍卫们立即从帐外带来一群罗刹国美人。

“军中无以为乐,请彼得皇帝欣赏一段天鹅湖。”

说着,一群身着白衣,身形俱佳的罗刹女子进入大帐,翩翩起舞。

舞蹈的罗刹女身着羽毛洁白如雪,像一个个银色的女鬼,又仿佛在湖水中游来游去,时而挺脖昂首,时而翩翩起舞。

江百龄望着正在聚精会神欣赏歌舞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忽然问道:

“彼得,彼得。”

“啊?”

阿列克谢耶维奇揉了揉鼻子,一脸茫然回过头。

“天授女皇托我问话,问彼得皇帝,颇思莫斯科否?”

阿列克谢耶维奇连忙摇手,脑袋始终面向跳舞的罗刹女。

“请女皇陛下放心,这里已经很快乐了,哪里还会怀念苦寒之地莫斯科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