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妹子深知我心。”朱元璋苦笑中带着几分释然,随即话锋一转,声音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咱欲成就不世之业,让后世铭记咱之英名,而非暴虐之名。”
“可世事艰难,每一步都似荆棘满布。”他叹息道,“杀伐易行,但治世难安。这千古贤帝之路,当真是难上加难啊!”
言罢,他再次举杯,一饮而尽,似是要将满腔愁绪都化入这辛辣的酒液中。马皇后见状,温柔地接过酒杯,再次为其满上,动作中满是关怀与理解。
“圣上,臣妾心中确有一计,或许能助您解开眼前困局,不知您是否愿意一听?”她的声音轻柔而坚定,如同春风拂面,让人心生暖意。
“哦?还有此等妙计?”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急切地问道,“快说来听听,是关于如何削弱门阀势力,稳固皇权的吗?”
马皇后轻轻点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正是。臣妾今日从小先生处归来,受益匪浅。他提及古有科举之制,广开才路,不拘一格,或可为陛下分忧。”
“科举……”朱元璋重复着这两个字,眼中渐渐亮起了光芒,仿佛看到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在眼前展开。“科举制度,真能如此神奇,让我大明摆脱门阀桎梏,选拔真正的人才?”
“圣上英明,科举之制,正是为了打破世袭,让寒门子弟也有机会入仕,为国家效力。如此,既能收拢人心,又能增强朝廷的凝聚力,实为一举两得之策。”马皇后耐心解释,眼中满是期待。
朱元璋闻言,心潮澎湃,双手紧握成拳,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帝国在科举制度的推动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好!科举之制,咱采纳了!即刻着手准备,定要让它成为我大明改革的先锋!”
马皇后见状,欣慰一笑,她知道,自己的夫君已经做出了决定,而这个决定,将改变大明的未来,也将载入史册,成为千古佳话。
马皇后再次将苏宇的言论细细复述,每一字都清晰可闻。
朱元璋凝神倾听,眉宇间的沟壑仿佛更深了几分,透露出他内心的波澜。
待马皇后的话语落下,奉天殿内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按下了静音键,静谧得只能听见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
朱元璋身形未动,眼神却从迷茫转为疑惑,继而又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所取代,那是思考的火花在跳跃。
须臾之间,他眼中的光芒愈发炽烈,仿佛穿透了重重迷雾,直达事物的本质。
马皇后静静地站在一旁,未发一语,生怕打扰了这份难得的顿悟。
“是了!”
“正是如此!”
“妙哉!”
朱元璋连声赞叹,双眸圆睁,精光四射,显然已悟透了其中关窍。
他的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惊骇,更有对未知可能性的深深恐惧——这番言论,无异于揭示了门阀世家千年根基的脆弱之处,而科举制度,正是那把即将落下的锋利之剑。
“透彻,太过透彻了!”朱元璋喃喃自语,心中不禁自问,为何自己与徐达、刘伯温等一众智囊,竟都未曾触及这等深邃之见?
他猛地转向马皇后,眼神中满是急切与不可思议:“这番见解,确是出自那位小先生之口?”
马皇后微笑着点头确认,眼中满是赞许与期待。
朱元璋闻言,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心中震撼难平。
“这孩子……这孩子当真……才刚刚踏入金陵城?”他喃喃自语,语气中既有难以置信,又有一丝难以置信的庆幸。
他感到一阵混乱,一个孩子,何以能有如此深邃的洞察力与超凡的智慧?难道他真的如传言中那般,对门阀世家了如指掌?可苏宇分明才刚到金陵不久啊!
这份才华,简直如同经纬天地之才,令人叹为观止。朱元璋深知,自己手中或许正握着一把能够改写天下格局的钥匙,而这一切的起点,竟是这位初来乍到的少年。
朱元璋此刻心中满是震撼与不解。
他愈发觉得,这位少年仿佛藏着无尽的智慧与深邃,令人难以窥其全貌。短短数日,不仅两次以独到的见解为他指点迷津,还巧妙化解了连徐达等人都束手无策的困境,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确实啊,这孩子……真是……”
马皇后也轻叹,言辞间满是赞叹却又不失困惑,仿佛连她这位温婉而智慧的女子,也找不出恰当的词汇来形容这份非凡。
时间仿佛加速流逝,而他们共同见证的,却是一段段不凡的历程。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