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1月,常凯申重新上台,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
为了统一全国,巩固其在国党内的统治地位,打出了“继续北伐”的旗帜,意图把自己打造成继承孙总统未竟事业的信徒,使国党各派听其指挥。
而此时的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实力派,为扩充自己的力量,也都有北伐之意。
于是,国党中各派军阀,在相互利用、相互争夺的基础上取得了暂时的妥协。二次北伐大业即将轰轰烈烈的展开。
而此时的唐浩文正在浙商总会的总部等待即将现身的李伟。这位王耀武的代表自从上次被唐浩文将了一军以后,在也不敢小瞧年纪轻轻的唐浩文了。
而唐浩文也将事情与周总作了沟通。周总的意思很明白,这个尺度由你自己把握。只要不是有损共党的利益,他唐浩文可以自由发挥。周总这里不会过多的干涉。
“咚咚咚!”
“请进!”
门被打开了,满脸胡子的李伟拘谨的走了进来。
摘下了头顶的圆顶礼帽,微微躬身点头致意。
“唐少爷,上次李伟唐突,忘唐少爷可以不计前嫌!”
面对这李伟这前倨后恭的态度,唐浩文知道,这李伟是把他摸清了。不过不要紧,知道他背景深,才有敬畏感。唐浩文知道再下面的谈判中,他至少有一定的主动权。
唐浩文打着机锋说到:“李伟先生,别来无恙!看到先生这几天风采依旧,肯定是必有所得啦!”
李伟眼中的寒光一闪而过,面带微笑的说到:
“拖唐少爷的福,李伟确实偶有所得。希望唐少爷可以指点一二,不吝赐教。”
呦呵,李伟这话里透着不服气啊!这是背后有人指点了?谁给他的勇气呢?是了,常凯申上台了,国党嫡系又站起来了。说句水涨船高也不为过。
唐浩文皱了皱眉头,这李伟前倨后恭,现在又来一出先礼后兵,这眦睚必报的劲头真随他唐浩文。
“哦,那李先生可要跟我絮叨絮叨这偶有所得了,也让我长长见识?”
李伟一捋胡须,昂然都说到:“我大哥王耀武现在是代理营长了。也不是以前的小连长了。这在国党内可是独一份的。”
唐浩文道:“那真是恭喜王营长高升了。”
原本以为唐浩文听到后会展现出惊讶,不信,或者畏惧的表情。就是没想到他会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王耀武啊!都当上营长了。你怎么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呢。这在黄埔军校三期毕业生中,可是独一份。甚至这光芒已经盖过了不少一期二期的学长了。
正经的说,国党的营长级别已经是少校了。也就是说王耀武即将踏入国党的将官序列。而且是嫡系将官,这地位确实不可同日而语。
有点失望的李伟想提醒一下唐浩文,王耀武现在有多么受上级领导重视,未来又多么的无可匹敌。但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唐浩文打断了。
“好了,李先生,我们谈正事吧。也就不吹牛了。”唐浩文平静的说到。
谁吹牛了?他李伟还没开始吹就被打断了,好吧。还谈正事?刚进来就开始对他的是谁?李伟现在感觉他很受伤。
唐浩文模仿着杜月笙说话的方式,说到:
“说说吧!找我们做什么?”
李伟感觉他现在很惆怅,真的不想跟眼前的少年搭话了。但是他又不敢直接掀桌子,要是可以的话,他早就掀桌子了。他今天就不应该来。
李伟抿了抿嘴,但还是很好的调整了心态说到:“我兄弟想在上海开一家饼干厂,是不是可以与你们合作一下。毕竟你们是地头蛇嘛?”
“那就是合伙办厂喽?你们准备投入多少资金?”唐浩文问道。
李伟到:“我们准备投入四万银元。”
“四万?那对于饼干厂你们有什么想法?”
李伟看着对面的唐浩文说到:
“我们王营长说了,你们可以持股经营,但是财务方面我们需要把控。”
说实话,一个饼干厂4万银元也差不多够了。甚至在唐浩文来说还有点看不上。参与进去可有可无的。
唐浩文疑惑的说到:“为什么选择我们呢?”
唐浩文这话问的李伟一阵心情复杂。这也就是为什么他李伟不敢掀桌子的原因。饼干厂是离不开鸡蛋供应的。
而整个上海市面,乃至武汉与南京,所有的鸡蛋都在唐浩文的垄断当中。一边收鸡蛋,一边大量供应鸡蛋。价格也是比较实惠。
李伟支支吾吾的不想说,最后只说出来两个字。
“鸡蛋!”
唐浩文一听,恍然大悟,这一切都说的通了。为什么这个小生意必须让他唐浩文来接手。原来他是上游供应端。要是,卡住他王耀武的脖子,他也没辙。
所以,生意谈判还需要他来谈的。
“原来我是甲方啊!”唐浩文故意加重语气的说到。
那这生意可真是必须做得的。听他的语气,武汉是有分厂的。那可不行,必须投资。南京也要开一家。湘南老家也要开一家。
打定主意的唐浩文也就更加的积极了。
“这样吧。李先生,不知道你能全权代表王营长嘛?”
李伟听的一阵上头。他特么要是不能代表,这半天跟你玩那。李伟要被唐浩文这小子给气死了。
李伟简洁的回应到:“能!”
显然他被气的不清。真不想跟唐浩文多说一个字。
“既然这样,我说一个方案你看怎么样?”唐浩文试探着问道。
李伟真不想跟他说话了。只是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唐浩文继续说到:“我们上海的饼干厂,有我们主力投资,投资六万元,和你的四万元共计十万。我方占股百分之六十。你觉得怎么样?”
“可以!”李伟爽快的回答道。
唐浩文到:“然后,武汉我们在开一家饼干厂,我要占四成股份,也就是投资四万元。”
“这!”李伟一下子站了起来。
表面上看是谁也不吃亏的。实际上还是唐浩文赚了。因为,李伟手里只有四万元。而武汉的饼干厂投资也同样是四万。但是那边已经敲定了。
别看同样都是四万元,上海的四万元真不一定比武汉的四万元值钱。因为上海开一家饼干厂这已经提到十万股本了。而武汉四万元就够了。
这时,唐浩文又在武汉参一脚。就超出了李伟的职权范围了。最后李伟退出了谈判,向王耀武汇报去了。
最后,王耀武还是同意了,彼时王耀武又拉来一个朋友入股,听说是王耀武的山东老乡,两人合计股本六万元。
武汉的经营权让给了李伟,而上海的经营权当然在唐浩文手里。杜月笙是看不上这样的小生意的。这点钱还不够他在金融市场上转一圈的。
就这样“振兴饼干厂”上海分厂就在年初的时候成立了。同时成立的还有武汉振兴饼干厂分厂。总部设在武汉。两边财务互相监督,但是不干涉双方都经营权。年底经营一次财务交割。
唐浩文将这事交给了王承恩与谭庆民。他自己又成了甩手掌柜的。
唐浩文已经来民国满打满算两年了。1926年-1928年,他叫人寻找的磺胺这种消炎药,到现在也没有头绪。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迟迟没有建立医学实验室的目的。
还有九年就是抗日战争了。唐浩文准备自己研究抗生素了。
据说磺胺就是一种染料。可是,国内国外也没有听说那个国家发明了磺胺。而染料里也没有磺胺相关的描述。好吧,唐浩文只知道磺胺两字,是一种染料。其他全靠蒙。
至于青霉素也就是盘尼西林。他也是一知半解。
只知道腐烂并且生了霉菌的食物可以提取青霉菌。然后通过培养和液化,什么加工啊,提纯啊!最后得到了青霉素。也就是盘尼西林。
后世,盘尼西林也是抗战时期被发现的。此时,磺胺应该刚被合成出来。还没有进入医药学领域。
唐浩文接下来就是建立一个中小型的医学实验室,还有培养大批的外科大夫与护士。他准备在湘南开一家医学院。
但是,前提是有足够的老师。那就要经营好医学实验室了。但是,医学实验室的项目负责人还需要去寻找。
唐浩文还记得他刚来上海的时候,他因为晕船住了院。那家医院的名字唐浩文还记得清清楚楚。
“中山医院!”
那个全上海乃至全国最出名的医院。许多顶尖医生打破脑袋也要进入的医院。
两年前做出的承诺。是时候该兑现了。
数一数唐浩文所掌握的资源。
即将大面积推广高产良种与农业复合肥也就是粪肥。
可以充当军粮的方便面。
可以生产武器的兵工厂。
即将成立的医学实验室。
至于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