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2章

艳阳高照,李浩洋骑马奔驰,手持弓箭,连续瞄准百米外的箭靶飞射,脱靶者为多。族长的小儿子多萨也骑马跟在李浩洋身侧,不断打手势教他如何掌握骑马射箭,随从人员在一旁的草地上准备午饭,其中有多名美丽的少女,都是族长派来伺候李浩洋等人的。向导也跟来了,收了钱就要有始有终,反正回去也没什么事情可做。

经过遇险平叛之后,族长的地位更为稳固,其他部落也纷纷前来示好,以免被强大的赫恩克族借口攻击,送了很多牛羊和马匹,主动求和。族长心里非常痛恨其他部落帮助自己的弟弟反叛,但赫恩克部落眼下刚刚稳定,弟弟的同党还在逃,不太适合与其他部落交恶,遂决定暂且忍耐一时,等肃清了弟弟同党,早晚收拾这帮趁火打劫之徒。

李浩洋昨天就想离开赫恩克部落,不愿再卷入其内部争斗之中,但族长执意挽留,而且哈罗德伤势没有稳定,也需要静养几天,遂勉强留了下来。他的假期还有三天,时间富裕,每天都和多萨待在一起,除了教他打枪外,余下的时间便是练习马术和箭法,过得很充实。

哈罗德的伤势已经稳定,但不能骑马走动,所以留在了部落里,自然有侍妾悉心照顾,享受和李浩洋同样的待遇。李浩洋不久射光一个箭囊,策马行至箭靶前查看,命中率为百分之四十,看来行进中射箭确实不容易。多萨也跟了过来,用比较熟练的澳洲英语和李浩洋交谈,交给他如何控制马匹和射箭的准确度,不久便进行示范,连发五箭,全部命中。

李浩洋清楚这是从小练出来的功夫,自己想在几天之内赶上,绝无可能,主要是掌握其要领,然后慢慢练习。他更多的还是散心和娱乐,待在部落里无事可做,离开好好享受一下草原风光,不知以后还有没有机会故地重游。

麦克阿瑟将军正在全力准备反攻菲律宾,参谋长联席会议已经批准了他的反攻计划,具体时间还没有定,但不会超过19年11月份。

两人继续练习了一会儿射箭,然后一同回到休息处,下马坐在靠背椅上,喝着侍女们端上来的奶茶,惬意聊天。多萨刚满十五岁,很羡慕李浩洋的军旅生活,曾想过去参加澳军,但年龄太小,而他父亲也不会同意,只好作罢。他特别喜欢听李浩洋讲战场上的故事,认为打日本人就像广播里宣传的那样,十分轻松简单,毫不费力。

李浩洋像多萨这么大的时候也充满了军旅梦,如今意外穿越回二战太平洋战场,才真正体验到战争的残酷,根本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甚至连回忆都令人很不舒服。他不想多谈残酷的战斗,但经不住多萨的不断追问,勉强说了一些,当然不会描述太过血腥的场面。多萨听得很认真,连侍女过来请他们吃午饭都没听见,十分入迷。

李浩洋倒是饿了,示意多萨边吃边谈,空着肚子也没兴趣讲。多萨无奈,只好与李浩洋一起席地而坐,吃着侍女端上来的烤肉,继续听特战小队的故事。向导也听得很感兴趣,忍不住凑了过来,多萨听不懂的地方便由他翻译,一顿无法吃了近两个小时才结束,仍听得意犹未尽。

但李浩洋不想多说了,开始手把手教多萨拆装勃朗宁手枪,族长已经将手枪送给小儿子了,可惜子弹已经打光,暂时无法补充。多萨很聪明,学起来很快,不久便能自己动手拆卸了,但重新组装却较为费力,必须多加练习才行。李浩洋对多萨的进度很满意,叮嘱他不要着急,手枪虽然不大,但每个零件都有用处,现在只是不完全分解,便有难度了。

如果是全部分解开来,那就需要相当认真仔细才行,装错一个零件就不能用。

半小时后,多萨终于成功组装好勃朗宁手,兴奋地拿在手里把玩,只可惜没有子弹。李浩洋答应回去后给他搞些子弹来,然后转交给哈罗德,让他抽空送来。哈罗德原本计划拍摄红色石柱区,结果碰上族长的弟弟叛乱,根本没机会拍,好在摄影器材没有丢失,等养好伤再去也不迟,但李浩洋就不能陪同了。

李浩洋随后让多萨自己反复练习拆装枪械,直到熟练为止,每天都要练几个小时才行,正所谓熟能生巧。他不久起身其附近的湖泊里冲洗,自然有美丽的侍女陪同,尽享艳福,细不详述。

他很清楚,这样是安静快乐的假期很快就会过去,接下来将是更为残酷的战斗,所以能享受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因为能不能有下一次,谁也说不准!

暗淡的星光下,特战小队乘坐皮划艇在海面上快速行进,目标民都洛岛东面沿岸,准备悄然登陆。他们的任务是寻找失去联系的美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参谋部的情报员,同时联系当地的抗日游击队,寻找适合大规模登陆的地点,为美军的反攻作准备。麦克阿瑟当年被日军赶出菲律宾后,许多被打散的美军便潜伏下来,分布在在菲律宾的群岛之上,组建游击队抵抗日军。

麦克阿瑟乘坐鱼雷快艇逃至澳大利亚,组建司令部不久,随即派出大量情报人员潜回菲律宾,监视日军的动向,定期用无线电汇报,形成一个庞大的情报网,随时可获得日军的最新动向。民都洛岛位于吕宋岛的西南面,中间相隔狭长的民都洛海峡,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也是美军情报部门重点关注的区域。

三天前,美军在民都洛岛的情报小组突然失去联系,似乎是发生了什么变故,无线电一直无法接通。美军反攻在即,选择了两个登陆地点,分别是棉兰老岛和民都洛岛,后者靠近吕宋岛,距离首都马尼拉也不远,可谓是重点中的重点。情报小组失联后,麦克阿瑟将军十分关注,特命摩根上校派人登陆民都洛岛,务必找到情报小组,弄清楚失联的原因。

民都洛岛没有深水港,大型军舰无法停泊,但东西沿岸地形平较为坦,适合修筑机场,直接威胁吕宋岛上的日军,拥有极高的军事价值。摩根上校官升一级,对此次任务非常重视,自然派出最信任的特战小队,希望他们能尽快完成任务。民都洛岛呈椭圆型,内陆为丘陵山地,海岸附近是平原沼泽,河流众多,大部分人口居住于此。

日军在民都洛岛上修筑了多个机场,大约有两千名士兵驻守,分布在岛的东西两岸,内陆则是游击队的天下,很难清剿干净。特战小队原本打算空降民都洛岛,但因距离吕宋岛太近,担心被日军的飞机拦截,提前暴露行动,因此采用潜艇运送,靠近后乘坐皮划艇登陆。摩根上校已经和岛上的游击队取得了联系,约定好在东海岸的水牛湾等候,引领特战小队登陆。

美军的情报小组是单独行动,虽然不时也和当地的游击队联系,但行动很隐秘,游击队也不清楚他们的去向。美军即将反攻菲律宾的消息一天比一天多,日军也正在加紧部署兵力防守,民都洛岛的战略位置突出,是重点防御方向,不断派兵清剿抗日武装,美军的情报小组也在搜捕之列,其突然失踪很可能和日军加大搜捕行动有关。

李浩洋清楚这次任务不容易,需要在陌生的地方和日军周旋,而游击队是否可以信任也是未知数,一切都充满了疑问和危险。但特战小队就是为此而组建的,不是极度危险的任务也不会派他们出动,没有其他选择。半小时后,皮划艇逐渐靠近水牛湾,湾内一片漆黑,十分安静,只能听到海浪翻涌之声。

皮划艇没有马上进入水牛湾,而是暂停在海面上,等待岸上的接应人员发出暗号,确定登陆的方位。菲律宾群岛上分布着大量的抗日游击队,虽然在名义上都归麦克阿瑟将军的西南太平洋战区管辖,可互相并不统属,人员良莠不齐,战斗力也是强弱有别,只能起到牵制日军的作用,很难给予致命的打击。

日军对这些游击队也很头疼,从占领菲律宾开始就进行清剿,直到现在也未能彻底消灭,尤其是美军反攻在即,游击队异常活跃,除了不断加大清剿力度外,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菲律宾一共有七千多个岛屿,日军兵力有限,不可能进行全面防守,只能将防御重点放在几个主要的岛屿上,和美军进行陆地战。

日军大本营将菲律宾视为必守之地,成立第十四方面军,兵力二十五万,调派有“马来之虎”之称的悍将山下奉文大将出任司令官,死守菲律宾,全力阻挡美军的反攻。菲律宾一旦失守,日军的东南亚运输线将被彻底切断,台湾便暴露在美军的攻击之下,接下来就会是冲绳和本土,因此菲律宾将是决定大日本帝国生死存亡的关键,誓死也不能放弃。

山下奉文虽号称是悍将,但那是在太平洋战争的初期,日军处于军事强势,所面对的对手又是毫无斗志的英军,所以才会得到“马来之虎”的称号。而他现在要对抗实力超强的美军,同时缺少海空支援,防御面积过大,能坚守就已经不错了,取胜则毫无希望,只能抱“玉碎”之心,死战到底了。

短暂等待之后,漆黑的水牛湾内里亮起手电光,明灭有序,接应人员出现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