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传快马的确带来了一个重大的消息。
马淳正在后宅陪他的一儿一女玩耍,听到有驿传急报,便立刻来到前衙。未几,几个就在岛上的文武官员也匆匆赶来。
马淳将急报递给柳荣,示意他们传阅,他说道:“京中密报,皇帝陛下废太子孙和,处死鲁王,朝野震荡。”
柳荣一脸震惊道:“皇帝陛下疯了吗?太子又无过错,为何要废了他?”
张休是太子岳丈,闻言更是震怒:“太子素来纯孝,对陛下从无违逆之举,陛下如此举措,难道不顾天下人寒心吗?”
孙权这个举措确实有点莫名其妙,要说太子孙和能力虽然比不上他的大哥孙登,性格也有点懦弱,但是他很少有过错。当年南鲁之争时,孙权下诏让他们兄弟二人闭门读书,不许与朝臣接触。鲁王孙霸不尊禁令依然故我,孙和却还是比较听话,几乎就不再与朝臣来往。
可过了这些年,孙权还是没有放过太子孙和,竟然将他废黜了。而且奇怪的是,废了太子后没过多久,大伙还以为会让鲁王登上太子宝座,可没想到孙权居然把亲儿子鲁王孙霸给杀了。
马淳叹道:“皇帝如此做法,确实会让天下人寒心。”
张休道:“主公,休请主公上书陛下,力呈无故废太子之弊,请陛下收回成命,释放太子。”
马淳点头道:“叔嗣先生所言极是,我即刻派人上书京城。并请甘府君以及南海陆府君联名上书。”堂上众人早已惊的有些不知所措,眼下朝中到底是何局势他们也不清楚,只能先上书再说。
马淳几个有资格上书的郡县官员的奏书还在路上,进一步的消息又传了过来。太子孙登被废后幽禁在大宗正府。
骠骑将军朱据见孙和被幽禁,于是与尚书仆射屈晃率众将领官吏以“泥头自缚“方式请孙权释放太子,孙权登上高台看到这些,指责二人不要没事找事,二人被杖一百。屈晃被遣回乡里,朱据又作书劝谏而遭贬为新都郡丞。
无难督陈正和五营督陈象又以晋献公在骊姬之乱中杀申生,终改立奚齐而至晋国大乱故事劝谏。太子辅义都尉张纯亦尽力劝谏孙权,但陈正和陈象都被族诛,张纯亦被处死。七月,孙权正式废太子孙和,赐死鲁王孙霸,将其曾参与谋害太子的鲁王党羽全寄、吴安、孙奇诛杀。
孙权又在太子府搜出朝中数十人与孙和的来往信件,随即这数十人被流放。其中也有张休、顾谭与太子的书信,听说处死顾、张二人的诏旨已然发往崖洲岛。
孙权又以忠义县令,威远将军,忠义侯马淳枉顾朝廷律令,擅自包庇顾谭、顾承、张休之罪,下诏免去马淳所有官职,令朱崖太守甘述收捕马淳一族,克日押解入京。
崖洲岛派往建业的细作闻讯大惊,连夜乘坐快船回崖洲岛报信。
十一月,当消息传到崖洲岛,整个崖洲岛上下顿时陷入了震怒之中。许多民间行会甚至组织起万民书,要求县寺拒绝孙权的旨意,保卫崖洲岛,保卫君侯。
在这种情况下,马淳于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十二月一日,在琼山城县寺大会场召开了大会。
在会上,马淳痛斥了朝廷这些年来的倒行逆施,他说道:“淳自奉命来此荒岛,夙兴夜寐,兢兢业业十余年,放能佑护一方百姓,边境安宁。年年进贡,岁岁纳粮,至今算来已不下亿万。
然至尊昏聩,宠幸奸佞,乃至朝堂乌烟瘴气,群魔乱舞。太子仁厚至孝,颇有仁君之相,却屡遭谗害,致令其无故被废。
朝中忠直之臣,凡数十人,皆受其罪。今日诏令以下,废我忠义县政制,捕我马氏一族。马淳伏法死不足惜,然治下百万百姓何去何从,向来深感唏嘘。故此召尔等与会,以做诀别。”
马淳一说完,大会上顿时嗡的一声乱了起来。一个七十余岁的白发老者站起身来,却是忠义县三老杨成。老杨成厉声说道:“朝廷无道,皇帝昏聩,君侯怎能甘心受辱?此等乱命,我崖洲岛决不能答应!”
还有一个三十余岁的汉子,却是疍家人代表薄八斤,只见他瞪大双眼道:“君侯,咱们疍家人在您来到崖洲岛才过上了安生日子,要是您不在了,谁会给咱们好日子过?要我说,咱们反了吧。您要是当了皇帝,天下百姓都能享福。”
“薄兄弟说的对!”黎人代表扑基飞也站起来高声说道:“历朝历代朝廷派来的贵人官员哪一个把咱们黎人当人看了?只有君侯您让我们黎人读书识字,还能做官,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要是换别人来,我们黎人不服!君侯,您可不能丢下我们黎人不管,咱们反了吧!”
有了他们几个带头,在座的公民代表群情激昂,纷纷高叫着要马淳别听朝廷乱命,起兵反抗朝廷。
能做官虽然是个例,但是忠义县百姓哪一家不是衣食无忧?这可是在汉末乱世,天下群雄哪一个能做到这种地步?
老百姓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当然知道谁对自己好。现在这个一心为百姓谋福利的君侯,百姓心目中的父母官竟然要被朝廷问罪,甚至有可能全家处死,崖洲岛百姓当然不会允许。既然你朝廷要我们死,那么对不起,我们就要起兵反抗。
看着底下群情激昂的百姓,顾谭低声对马淳道:“主公,民心可用。”
马淳点点头,高声宣布道:“既然朝廷无道,奸佞惑主,那么咱们作为大吴忠臣,就必须起兵清君侧,扶保皇帝重整大吴,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柳荣振臂高呼道:“清君侧!保大吴!”几个近处的代表见状,立刻也起身高呼:“清君侧!保大吴!”刹那间呼声传遍了县寺,向外面扩散开去。
马淳用力一挥手臂:“好!就依各位公民代表所言,我忠义县即日起,起兵自立,清君侧保大吴!”几百人齐声高呼:“清君侧!保大吴!”欢呼声渐渐向四野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