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京师建业

东吴都城建业就是后世的南京,离会稽郡治山阴三百五十公里,按此时的算法约为一千四百里。

当年孙策打下江东六郡基业时,为了抵抗来自江北的势力,治所设在京口。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即位,建安十三年(208年),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孙吴,经过当时的秣陵,赞叹道:“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劝孙权移驻秣陵。

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去拜访孙权,经过秣陵时再次力劝孙权定都与此。东吴大臣张纮以为此地有天子气,也劝其主定都于此。孙权正式把自己的权力中心迁到秣陵,由此揭开了南京历史的新篇章,东吴也成为第一个在南京建都的政权。

建安十七年(212年),改秣陵为建业,并在金陵邑的基础上修城,“用储军粮、器械“,这就是著名的石头城(又称石首城)。石头城临江控淮,恃要凭险,是东吴水军江防要塞和城防据点。石头城跨水而立,周围数十里,设有子、罗城二重城,商业繁华,盛况非常。

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孙权为了北伐曹魏曾短暂迁都于“鄂“,将鄂县改称为“武昌“(今湖北鄂州)。但是在黄龙元年(229年),孙权于武昌称帝后,又于同年秋,还都建业。住在原将军府,取名为“太初宫“,其后在周围筑起宫墙以加强防卫。把武昌交与太子孙登镇守,并让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孙登一同驻扎在武昌。

此刻的建业已然没有了往日繁盛的景象,往日里架鹰斗狗的武勋子弟还有宽衣峨冠的世家贵人也几乎不在街面上晃荡了。自从校事府高举严办贪腐案的旗帜抓了四十几个将领以来,建业城凡是有名有姓的家族几乎都有重要成员涉案,一时间各大豪门人人自危,关门闭户惶惶不可终日。

作为建业市集和青楼瓦舍最大的消费阶层,武勋子弟和世家贵人不出来游荡了,直接就导致了建业城市面快速萧条下去。

就在这沉闷的气氛中,嘉禾六年(237年)四月初,马淳一行人终于赶到了建业城。

一路之上马淳还是比较关注东吴沿途郡县的民生情况,不得不说此时的东吴整个国情并不乐观。一些地方豪族围成的庄园内人口还算繁茂,多数庄园可以看出已经采用了他公布的增产之法,有了更多的粮食,豪族们的生活也更加奢靡。

听说是提出增产之法的山阴小荷马淳马子厚路过,那些地方豪族还是很热情的接待了马淳一行。酒宴之上极尽奢华,如果没有看到庄园之外野兽横行荒草密布的原始景象,马淳还以为来到了极乐之地。

当然席间少不了诗赋应和的活动,不过马淳和贺质都以主公好友被蒙冤入狱,没有心情为由推脱掉了。但不得不说这个时代还是有着特有的行为规则,这些豪族虽然对于底层百姓漠不关心,甚至予取予夺罔顾人命,但是对马淳千里救主和贺质毅然救友的行为却是大加赞赏。

对朝中奸佞吕壹大肆批判的同时纷纷献计献策写信四处串联,为救出甘瑰不遗余力,有些家族子弟为马淳等人的行为所感动,当场决定跟随马淳一行前往建业,等一路到达建业的时候,马淳队伍居然已经超过百人。

当然,各地还是有所差异的,余杭县是凌氏故里。当年甘瑰父亲甘宁在黄祖麾下时曾在两军阵前射杀凌操,还杀了不少凌氏子弟,后来却又在孙权攻打曹魏时救了凌操之子凌统一命。余杭当地豪族对马淳一行的感情极为复杂,既不热情也不冷淡,只是派了一些家族偏支子弟接待了他们,有的索性避而不见,马淳对此也能理解,一笑置之。

可是在新都郡一带,他们却得到了极为热情的接待。毕竟对于新都郡地方豪族来说,贺质的祖父贺齐在治理新都郡的时候对当地豪族有着很大的恩惠,非但平定了郡内山越的侵扰,还大力发展当地经济,让这些毫无根基的地方豪族能够提升家世,从县乡一级的土地主提升到郡一级的豪强。

虽然大部分还只能算是寒门,但是家族子弟原来在会稽郡入仕根本排不上号的情况,到如今能够在新都郡轻松的被征辟成为郡中大吏,家族的家世提升为士族指日可待。这样的恩惠远远超过了钱财的增加,所以贺质在新都郡可谓是一呼百应。听说贺质要上京救友,更是出钱出力。他们虽然在人脉上没有优势,但是出钱的力度却是最大,你一百我几十的加起来,马淳的行囊到了建业居然也鼓鼓囊囊的多了一千多金。

于此相对比的却是东吴普通百姓艰难困苦的生活。前些年的连番征战,所有的物资军备都是取自百姓身上。据后世统计,晋灭吴之时东吴人口为二百多万。但是由于各大家族拥有大量的家仆奴婢,这些人口并不计算在内,所以据马淳观察,此时的东吴人口约莫在五百万左右。

可是东吴财政税收却是压在这两百万人身上,减去二十多万的军队,还有五六万士族豪强,所有财政税收就安在这一百七十多万东吴普通百姓身上。

这些百姓不但要承担繁重的租税,还要缴纳口赋,承担徭役,综合加起来每户收入的七八成得上交到衙门里。对此马淳深有体会,在石峡里时要不是他想出了豆腐生意,村里得百姓早就破产逃亡了。

这些沉重得负担严重的压迫这东吴百姓,每年有大量百姓因为要缴不出税只能向当地豪强借贷,而高额的利息又让他们还贷无望,只能把自家土地抵给豪强地主。没有土地的他们难以生存,要么卖身为奴成为豪强地主的奴仆,要么就是全家逃亡到深山,成为山越逃民。

自耕民的减少,让东吴财政更加紧张,只好把减少的税赋加到剩下的百姓身上,恶性循环之下,东吴国势越来越不稳了,犹如一座酝酿已久的火山,迟早有爆发的一刻。

所以这一路沿途所见,各个豪族庄园愈加繁盛,而乡野村庄却破败不堪,许多村庄甚至整个村子空无一人,村人不知所踪。

马淳知道这个国家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了,而作为皇帝的孙权其实也很清楚这个情况,所以他不停的在朝堂上做出一些动作。以前的以北人压制南人,现在的利用校事府打击世家豪族,背后的原因都在于此。

如果说在后人局外观察者的身份,马淳肯定会支持孙权的做法,并且为他叫好。但是作为甘氏家臣,要立足于这个世界,他又必须反对孙权,破坏孙权的行动,这样才能救出甘瑰,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名声,更何况甘瑰本人还是一个同情百姓的好官,对自己也很是不错。

这样的矛盾心理让马淳痛苦不堪,却又难以改变现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