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4页

“方位!”

哨兵一指前方,“距离两里出头”

“什么?我说的是现在!”

“没错,少说还有两里地。”哨兵非常肯定。

童铁山一头雾水,又问,“谁开的枪?”

“不清楚。”哨兵一脸愧疚,怯生生回答。

童铁山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尽管心中疑云满布,却看到了一线曙光。他立刻意识到这宝贵的时间差来之不易,既然没有发生遭遇战,他就必须做点什么,以便赢得主动,既阻滞敌人,又要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他火速发布命令,两个小队立刻争分夺秒,以最快的速度分别向东西迂回。

当长谷带队抵近村北口时,队伍的右侧首先遭到打击,一轮枪声过后,四五个士兵中弹倒地。长谷立刻组织还击,刚刚展开,却发现来自右侧的射击完全停止了。长谷重新整队,继续向村里沖,可是刚走了几步,左侧又突然飞来十几颗手榴弹,随后一排密集的子弹射来,队伍里瞬间又有七八人伤亡。长谷再组织反击,那边很快又动静全无。

长谷早已预计到会有抵抗,却没有想到对方的火力如此猛烈,而且是来自两侧的夹击。长谷立即调整了队形,以重武器压制游击队的火力,命令日军和治安军各一个小队伺机冲锋,同时派兵潜入村内侦察。两侧的游击队很难缠,你进他就退,你退回来,他又会尾随骚扰。天黑雪厚、敌情不明,长谷也不敢让部队沖得太猛,还不得不警戒前后两个方向。

侦察的士兵很快报告说,村子里几乎空无一人,长谷这才把心彻底放下,速命两个小队进村扎营,其余人马向两侧全力反扑。但此时,他们的眼前却没有了对手的踪影,显然,两侧的土八路已经主动撤出了战斗。

童铁山之所以放弃正面硬碰硬的阻击方式,就是不想给长谷留下唯一的选择,两侧的疑兵给童铁生争取了二十多分钟的时间,队员只有一个轻伤,掩护任务顺利完成。童铁山终于可以稍稍喘口气了,他理理头绪,对整个事件的经过做了一个粗略的分析。虽说长谷一无所获,但毕竟会议遭到了破坏,是有人泄密还是敌人误打误撞,必须尽快搞清楚。更何况,此次县委和县大队在敌人的突袭中没有大的损失,这雪、这夜是帮了大忙的,它们使长谷部队的行进速度大大降低。还有最为重要的,就是那第一声枪响,把报警的时间至少提前了十五分钟,才让他有了足够的时间应变,否则,结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想到一旦长谷得逞的后果,童铁山突然感到后心发凉。

转过前面的弯道,太石峪就将消失在视线里。童铁山最后望了一眼,心中还是不停地问,到底是什么人开的那一枪呢?

长谷此刻也同样在思考与童铁山一样的问题。因为他也明白,此次行动之所以功亏一篑,原因就在于那震耳欲聋的一枪。枪响的一刻,他的人马距太石峪尚有一段距离,加上环境所限,队伍运动迟缓,他的猎物才得以逃脱。如果那一枪来自游击队的哨兵,长谷无话可说,但接下来的发现似乎证明并非如此。

搜寻李茱萸的士兵归队了,虽然没有抓到人,却把李茱萸扔掉的猎物带了回来,还有一个小葫芦,里面装着一些黑火药。这些物品的出现,足以证明开枪的人是这一带的猎户,它证实了长谷当初的判断,也让长谷恼羞成怒。这一个半路杀出的搅局者,使他精心策划的围捕行动流产了。

长谷改变了撤回县城的计划,命令全体人马进驻太石峪村。

一九四五年的初春,距离日本国战败投降仅有数月,此时,在华日军的占领区越来越狭小,兵源和物资几近枯竭,军队上下普遍存在严重的厌战情绪,士气低落。在这种大的背景下,长谷的奔袭本来就相当冒险,而速战速决的计划失败之后不但不撤离,反而进驻太石峪村,这个决定更是近似于疯狂。但如果不是这样,他就愧对“疯狗长谷”的绰号。表面上看,长谷长得很白净,文质彬彬,骨子里却极为凶残。此人打仗的本事也凑合,往往计划周密,行动迅速,作风凶悍。他和许多日本少壮派军官一样,是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坚信日本军队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战斗力,醉心于所谓的圣战,仇视一切抵抗力量。他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负责的区域内,所有战斗单位仍然保持着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并且频繁出动。尤其可恨的是,他异常仇视共产主义,总是不遗余力地对付共产党的抗日武装。

长谷做出进驻太石峪的决定源于一个最重要的理由,那就是童铁山和县委的主要领导的吸引力实在太大。

童铁山带队撤离后,长谷派人进行了仔细勘察。大雪迟缓了他的行动,却便利了勘察和分析,从村南撤进山里的足迹上看,即使算上太石峪村的全体村民,人数的规模也不过一百出头,村北两侧的游击队人数最多五六十人。除去太石峪村的七十多口人,游击队加上县委机关的人数也就是八九十人,差不多一个中队的规模。

长谷很狂傲,不可能把一个中队的“土八路”放在眼里。根据以往的经验,共产党的领导平时身边只有几个警卫,行踪不定,而此次竟然在此集中了一个中队进行保卫工作,可见这个会议的重要程度,同时也可以认定中共玉梁县委的大人物这一次应该都到场了,而且就在面前的大山里逃窜,这样的结论不禁让长谷激动万分。此外,在玉梁地区一次能够动用一个中队的游击武装,只有童铁山的县大队具备这样的实力,从这些人的作战能力和武器装备上判断,他们应该就是县大队的主力部队,说不定,童铁山还会亲自带队,因为据他的了解,童铁山本人也是县委委员,理应参加这个会议。作为老对手和最主要的敌人,长谷和童铁山在玉梁地区打了多年交道,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反而吃了多次的亏,总憋着一口气要给予童铁山以致命打击,如果自己的判断都是正确的,那么他长谷的运气就实在是太好了,似乎一夜之间,又一次消灭童铁山的机会就来到了眼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