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页

接力队的棒次调整了,仍然是田薇薇第三棒,王文珊第四棒,陶玉佳调整到第二棒,陈玉第一棒。

她们之前在一起集训了三周,陈玉先是作为亚青赛100米备选,但最后没能参加,便专注国内比赛。陶玉佳之前集训的时候也跑过第二棒,跟田薇薇的配合还不错。只练习交接棒要简单得多,要点是要熟悉交接棒队友的节奏,交接棒的时候是「相对静止」,交棒者要能跟上接棒者的步伐。交接棒区实际由助跑区和交接棒区组成,后一棒要看着队友接近的速度来开始助跑,然后在交接棒区顺利完成交接,立即开始加速;前一棒不能过早减速,以免影响下一棒的速度,进而影响到全队成绩。

团队合作的难度就在于是4个人,而不是1个人。个人项目没什么好说的,跑就完事了。

「我俩进半决赛应该没什么问题,但半决赛我俩必定有一个会跟美国人同组,要拿小组第二就有点危险了,所以必须要全力跑,不能放水。」

王文珊郑重的点点头,「你也是,你可要好好跑啊,要是我进了决赛,但你没进,我可是要笑话你的。」

「报名成绩在12秒之后的,进步再快也不太可能一下子就快上50毫秒,所以可以忽略不计。我们的对手是美国、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都是黑人。」陶玉佳说。

「那是种族优势,没办法。」

「是种族优势没错,但我们国家这么多人,牙买加才几百万人,咱们就是万里挑一,也能挑出几个跑得快的。」

女孩子们一时都觉得很有道理。

倒时差这种事情,个体差异很大,田薇薇是很容易适应时差的,周瑾纶这个技术流给她做了调整时间的作息表,她把睡眠时间调整一下,顶多两天生物钟就改过来了。这也是「天赋」的一种,别人还在为了时差头晕脑胀,你已经调整好了神清气爽,比赛的时候谁更能发挥好一点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她跟八一队政委谈心的时候也用这个原理来说明为什么多参加国外比赛有益她的发挥,她将来肯定要多多出国刷比赛,早点适应有助于出成绩。部队鼓励你什么都跟领导「谈谈」,她也充分使用这一规则,没事就跟政委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提提要求。这个原理是你要去「要」,才能获得更多。

目前来说,「谈心」的作用还是很理想的。

现役军人出国不易,但不针对运动员,出国比赛都是体总集体办签证,护照上又不体现你是否是现役军人。她的护照也是到了八一队才办的,目前已经有了好几个签证:加拿大、马来西亚、义大利、美国。

亚青赛之前她去美国大使馆面签,一切都很顺利。她的英语口语还行,听力不太行,还是听的太少了,对方说话不太快可以听个8成懂。

总之,一切都很好。

作者有话要说:*我又研究了一下,世青赛的人数限额是满额20名,配额内运动员的费用是国际田联支付;但还可以有编外运动员,费用自理,所以只要有可能,应该是达标的都能送去刷刷比赛。

*刘翔参加的是2000年世青赛,110米栏第四名,成绩13秒87。男子径赛一直挺惨的,就比如2004年这一届吧,男子15人,110米栏2人1万米竞走2人,其他11人全是田赛。女子当届也是15人,4x400米接力进了决赛,虽然垫底,好歹也进了决赛。

*刘翔应该是世青赛之后就是国内110米栏的重点培养对象了。孙海平出国进修过,也常带刘翔出国训练,上海还是挺有钱的。

第63章

7月13日,上午。

早上起的不算早,酒店里5点半就开始提供早餐了,而第一项比赛9点才开始。

当然,得至少提前1个小时进场,实际体育场7点半便向运动员开放。

田薇薇和王文珊10点到了体育场,一边聊着,一边开始做热身运动。

「紧张吗?」王文珊问。

「不紧张。你呢?」

「好像还行。」她好奇的问:「你上次参加世少赛是什么感觉?」

「就——也没什么特别的,舍布鲁克也是一个小城市,基本上是个大学城,人口大概是20万吧,比格罗塞托人多一点,我家庐州市区都400多万人了,你家渝城市区人口只会更多。」

「那倒是,格罗塞托连我们市区的一个区都比不上,可能3、4个小区就能填满这儿了。」她笑嘻嘻的,「不过这儿人少也挺好的,总不会走哪儿都是人,住的也宽敞。」

「你家住多大的房子?」

「我家很小的,我们渝城地形不好,人口又多,住房很紧张。以后有机会你去渝城感受一下,出门就是九曲十八弯,坐电梯要钱。」

「什么?坐电梯还要钱?」田薇薇惊呆了。

「是啊,首都可以修地铁,渝城不行,现在在修轻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修好。」

「哎,我听说每个省对全运会冠军奖励的都很大方,我们皖省听说明年能给20万,加一套房子,你们渝城也差不多吧?」

王文珊笑得不行,「你看看你,你才多大啊!整天就知道这些!」

「怎么了啊?我在学校里考个全班第一我妈还会给我烧一顿板栗烧鸡呢,拿个全运会冠军当然要有更多的奖励啦。」

王文珊没话说了,「对,你说的对!哎,那你明年参加全运会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