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和艺术,就是让我们暂时变成呆子、傻子、疯子。
2、读书,常常会让人停下来,掩卷沉思。那一刻,现实退得很远,灵魂仿若出窍,和书中人一起,品尝人生百味,神游四海八荒。
生活要脚踏实地,灵魂却不妨时时出窍。那样,我们看这个世界的眼光,将多一份柔和与宽容。
3、现实生活中不能绽放的,已经在你心中,以一千种姿态盛开。所以,想象的世界,比现实的世界大得多。只要想象力足够,现实的枯燥不足为道。
如何打开想象的大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同事问我,不觉得生活乏味吗?在她看来,我对美食、旅游、化妆、打扮,都兴趣了了,有点苦行僧的样子。
“书来到我们手上,就好像我们去了远方”。不记得谁说的。我每天都在旅行,不仅是空间的,还有时间的……味道好极了。
5、书中虽无颜如玉,却有古今知己;书中虽无黄金屋,却有中外智慧;书中虽无千钟粟,万种滋味任我尝。
也许有一天,书香门第、书卷气,将会成为历史名词。电子书,既无香,亦不可卷。
6、现实世界之乏味,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基本都能看透;如何抵制乏味?还是向艺术求救吧。文学、音乐、绘画,都可以带来不一样的天空。
当你有了艺术的眼光,生活就有了艺术的味道。
7、有些书,读过就读过了,再也不会想起;有些书,却令人念念不忘,就像怀念某道美食,怀念家乡,甚至象年轻的时候怀念恋人。
它们是我精神的故乡。身体的故乡远在北国,要乘火车坐汽车千里跋涉;精神的故乡,就静静地待在图书馆里,随时接纳流浪归来的我。
8、史书汗牛充栋。随便挑了几本,想要增长见识。然而结果令人失望。几千年了,没多少进步。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以前似懂非懂,现在有点儿懂了。
9、看书,以前喜欢爱情、传奇、冒险;现在喜欢生、老、病、死。
喜欢什么,就有什么。
10、很久没人问我:最近,你在看什么书?我也很久没问过别人:最近,你在看什么书?
我们懒于提起,甚至羞于提起。
11、无效,入眼不入心。只可以打发时间,不足以提升心灵。有效,才能打动人心,斗室足以神游,古今之人皆可神交,生活虽如重重镣铐,仍可以获得片刻完全自由。
读了多少不重要,怎么读,才要紧。
12、网上一则消息,某高考状元,获奖百万:学校奖三十万,政府奖三十万,某集团奖三十万,还有什么奖十万。
老公说:“你看,好好读书,挣钱多快。”我跟儿子说:“俗,把读书和挣钱如此直接相关。”
君子爱财,但不希望挣钱和读书如此挂钩。
13、王国维《人间词话》,对唐宋词人的评价很到位,评语很精彩。我读过几遍,还做过摘抄。但是,让我耿耿于怀的是,李清照他提都没提一句。灿若群星的词人中,李清照几乎是唯一的女词人,且其光彩不输男子,怎能不置一词?
清照当与李煜比肩,虽然比东坡可能稍逊一筹。
14、有段时间,养成了一个习惯:早上醒来,临窗半小时至一小时。只读诗词,不读。
这种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甚至不全是为了娱乐。只是想通过这种形式,安抚一下日渐浮躁的心情,并且建造一段与生活隔离的空间。
15、有次与朋友交流,我说:“我从不担心孩子将来爱不爱看书。看书这件事,必然如吃饭穿衣一样成为他的日常。”
现在,才意识到这句话多么狂妄。
16、现在看,情节放在次位,语言放在首位。不喜欢矫揉造作生拼硬造,只喜欢原汁原味浑然天成。登峰造极者,应该是汪曾祺和孙犁吧?
是大浪淘沙。喜欢的东西,渐渐显现。
17、以前,读书是个人的事。“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是劝诫和诱惑,读不读读多少,还是个人的事。你可以头悬梁锥刺骨,也可以“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现在,党员每年有必读书目,还必须抄写笔记。“学习强国”必须安装,“八桂先锋”也少不了。后台一清二楚,有流量和时间记录。孩子学校也要求安装软件,记录孩子的数据,可以及时监测孩子读书的读书情况。我总觉得有点悲哀。
至于你打开网页或视频之后干什么去了,这个,倒还是自由的。也许有一天,新的监测手段出现,必须亲自看了才算数。但是,眼睛看了,没往心里去,能监测到吗?
那些规定要看的东西我都是随便交差。据我所知,大多数人都这样。不知道哪些人很看重这些数据,并且看了以后沾沾自喜?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差”交给了谁。
在读书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房菜,那才是真正的读书。
18、什么是好作家?看了他一部作品,就想看其他作品,直至看完其全部作品。除了对作品感兴趣,还会对其人感兴趣,凡是有关他的书籍、文章、评论,乃至八卦,都会忍不住关注。
什么是好作品呢?看过之后,念念不忘;过个一年两载,再看见,如同老友重逢,分外亲切。
19、学校号召捐书,以充实新校区图书馆。检点书架,我竟无书可捐。
这么多年,买书不超过三十本:几本张爱玲,一本萧红,一本史铁生,一本白先勇,一本汪曾褀,一本王小波,一本鲁迅。再有一本红楼梦,一本史记,几本古文和诗词。
能让我舍得掏银子买下的,必是枕边书,耳鬓厮磨,朝夕相守,此生不离不弃——枕边书如同枕边人,岂可轻易言赠乎?遂罢。
20、适宜独自享受,边看边乐。享受自由的孤独,孤独的自由,不必依赖任何人。
电影最宜群观。同样一部电影,一个人上网看,与很多人在影院看,效果和感受反差很大。所以,电影票再贵,自有人买它的帐,网络再发达,电影院也不会倒闭。
21、读书和思考,都是一层层通向深处的自己。最深层的思考,必然通向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