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暂露头角

随后的几天俩人一直奔波在人才市场和一些写字楼之间,老钱和杜飙也过来过两次,一样的不醉不归,杨小军现在已经不怎么排斥喝酒了,甚至还有点儿喜欢。一个星期之后,大熊面试了几家公司之后,确定了一个自己还算满意的工作,是在一个全国知名的做通信设备和基站的公司做销售,老板也是军人出身,对大熊身上的军人气质很是欣赏。

杨小军的工作不是很顺利,面试了几家都没给回复。今天一大早,大熊就去新公司报到,杨小军上午也有个面试,俩人同时出门,在公交车站分道扬镳。今天面试的是全国排名前列的地产公司巨鼎集团,独立的一栋办公大楼矗立在市中心,离着好远就能看到大厦顶上巨大的巨鼎集团四个大字,看上去很气派。

杨小军对这次面试也非常重视,到达指定地点后,距离约定时间还有半小时,然后就在周围转了转,借着大厦玻璃幕墙整理一下仪容。稳定了一下情绪,看还有一刻钟就到时间了,就进入大楼,大厅里的公司前台工作人员是两位美女,很热情地打着招呼,听杨小军说是来面试的,打了个电话就让杨小军坐电梯上12楼。

12楼是项目部,一出门口碰到了来迎接的HR人员,两个人同时都愣住了。这不就是那天被“飞车党”抢劫的女孩的同伴吗?俩人同时说“啊?怎么是你”

路过正要进会议室的面试官中的一个问女孩“怎么,你们认识?”

女孩赶忙回答道:“马总,这就是我前几天说的帮我和娜姐抓劫匪的见义勇为的好人”

“哦,先进来吧”马总对杨小军说道。

面试官总共三个人,过程也比较顺利,不论从专业水平还是学历上来说,几个人对杨小军都比较满意,唯一不足的就是他们公司是以建商用写字楼和住宅为主,杨小军的经历基本都是铺路架桥。

过了两天杨小军就收到了这家公司的录用通知,先按监理工程师录用,工资7000,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后再重新定岗,这对杨小军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地待遇了。

杨小军报道的第一天,老熟人HR小妹妹很热心地给他办理入职手续,并进行了简单的入职培训。小妹妹叫田苗,江西九江人,大学刚毕业不到一年。那天受伤的女孩与田苗是一个村出来的,从初中到大学都上的同一个学校,叫刘丽娜,是公司财务部的会计,毕业三年了,去年过年刚结婚。那天娜姐老公出差,晚上邀请田苗陪她,所以就在小区附近的饭馆请田苗吃饭,没想到碰上了那种事,好在最后没什么大事。两人过后都是心有余悸,对帮助她们的三人很感激,但又有些后悔,当时怎么忘了留个联系方式了。

田苗的脸圆圆地稍显婴儿肥,眼睛也是圆圆的,属于那种特别耐看的,说话声音特别好听。中午吃饭时刘丽娜也过来和他俩坐到一桌,三人聊得很开心,周围男同事都向杨小军投来羡慕的眼神。最近杨小军和大熊、老钱这些人接触一段时间,心情也开朗很多,性格也不那么孤僻了,本来也属于感情萌动期,田苗又属于他喜欢的类型,所以也非常乐意能有多接触的机会。

“那天那个飞身抓劫匪的大侠是你朋友?”下班后一边往公交车站走,田苗一边问杨小军。

“啊,嗯,算是吧,我们也认识不久”杨小军尴尬地回复着。

“嘻嘻,穿着真特别,看着像个和尚似的,那个大帅哥也是刚认识的朋友?”田苗捂着嘴笑了笑说道。

“嗯,那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铁哥们,我就是跟他一起来的深圳”杨小军知道在说大熊。

“他可真帅,他是哪个大学毕业的,找着工作了吗”田苗露出一点花痴像问道。

“嗯,他中学毕业后就去当兵了,然后转业回家,在老家那边待了两年,又去北京工作一年。上周刚找到工作,在中为集团做销售”杨小军心里有微微的醋意,但还是认真地回答着田苗的问题。

“中为集团啊,那可是中国通信行业的龙头企业,你们一看就很优秀”田苗夸赞道。

这时公交车站到了,两人道了个别,就分别在道路两旁等车。每当两人对眼时,田苗都会礼貌地微笑一下,让杨小军心里一阵悸动,赶紧将目光转向别处。公司在福田区,杨小军住罗湖,田苗在南山区和几个大学同学租房住,所以两人坐车的方向正好相反。杨小军看着田苗上了公交车,临上车时还特意向对面的杨小军挥挥手,露出招牌式的甜甜的微笑。

杨小军第二天开始就正式到工程监理部报到,监理部总监就是那个面试他的三人之一的马总。马总对他很热情,一来先找他单独谈话,据马总说按照他的要求,杨小军工作经验这一项不达标。但是马总觉得,他专业水平很高,关键是人品好,从他那次见义勇为就可以看出来。公司不缺乏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人,做监理工作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关键是人品。为人要正直、有正义感,不能随便被施工队这些乙方诱惑了,导致工程质量的下降而出现豆腐渣工程,勉励他认真工作好好跟前辈多学习。

在部门学习了几天业务流程和安全施工等业务内容后,杨小军就被派到了位于南山区的几个新建小区的建筑工地,正好这几个新建小区离田苗住的地方不太远。建筑工地的施工都是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以后,要是没有周围居民的投诉,施工队恨不得24小时不间断地施工。杨小军作为地产公司监理,倒是不用一直等施工队停止施工再下班,但每天都会忙到很晚。他每天认真负责地检查着各个施工现场的情况,发现问题也会毫不留情地要求整改,并向公司领导及时汇报。

一连一个月都没回公司上班,都是工地到家两点一线,偶尔不忙的时候会找个借口去田苗住处附近的公交车站求偶遇。他知道田苗的作息时间,所以只要他能抽出时间,总会发生“偶遇”。然后就是聊聊工作,聊聊以前,一起吃吃饭、散散步,日子也过得忙碌而又充实。如果生活总是一成不变,那再好的生活也会逐渐变得没有滋味,所以意外也总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发生,迫使你不得不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变化。

这天杨小军和往常一样去工地,正在检查水泥和沙子的比例是否合理,就听不远处“轰隆”一声。紧接着就听周围的工人喊,快打120,扭过头一看,一个施工工人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周围的施工人员都停下手边的工作,赶过去帮忙,杨小军也快速跑过去分开围着的人群。

“别动”

他看见摔下来的工人已经昏迷,两个工人正要抬着受伤的工人离开这里,马上喊了一声。

“把他抬到那边空旷地等救护车,这里不安全”其中一个工人解释道,说着弯下腰,又要动手。

“别动、别动,一动就坏了”杨小军凑到跟前,用手轻轻地推开这两个热心的工人,蹲下身子检查着伤者的情况。

“摔伤后一般都会有骨折和内部出血,这时候不能移动,要等专业的医护人员来处理”杨小军一边检查着,一边给旁边的人解释着。

随后他从自己随身携带的背包中取出针灸盒,从中拿出几根银针,在伤者的腹部和头部分别扎了几针。

“快给我找几块木板来,再拿几根布条来”杨小军一边比划着木板的尺寸,一边对围观的人群说。马上就有工人就地取材,用电锯做了几块木板,布条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有工人就递过来几根绳子。杨小军小心翼翼一边摸着伤者的腿,一边将断裂的骨头复位,然后将木板垫到伤者腿下,看了一下绳子,随手扔到一边,然后脱下外套“刺啦,刺啦”几下就撕成布条绑在伤者腿上。

等杨小军的救援工作都做完后,救护车也开来了,救援医生检查了一下伤者情况,马上指挥护士和工人将伤者抬上担架。工程队队长和杨小军一起上了救护车,其他人又开始了正常工作。

“都他妈的注意安全啊,净JB给我惹事儿”工程队队长临上车时不满地对工人们说。

到了医院,杨小军和主治医师交流了一下,拔了伤者身上的针,医院开始按照正常的救护程序展开救护。

听主治医生最后给家属和包工头说,伤者脾脏破裂、颅内出血,情况特别危急,要不是杨小军用针及时封住穴道止血,赢得抢救时间,估计等来到医院人也保不住了。腿上六处骨折,左小腿粉碎性骨折,按照他们的经验即使好了也会留下残疾。但看了杨小军的处理,连他们医院的骨科权威都叹服,说处理得非常好,希望杨小军能找时间再去医院和他们交流一下经验。

这次工伤原本在建筑工地也不属于什么特别重大的事,不能说经常发生,但也并不罕见。但由于医院骨科专家的吹捧,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有些记者就打电话到巨鼎集团了解情况。刚开始公司领导认为自己公司的项目出了工伤事故,解决思路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量安抚家属情绪,做好相关人员的教育,让大家统一口径避免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和准备,以便应对管理部门的检查和整改要求。

但当答应接受记者采访后,发现记者对事故发生过程并不是那么感兴趣,他们主要想让巨鼎集团介绍一下为施工队配备高水平专业救护人员的思路和经验。这让嗅觉敏锐的公司高层看到了机会,马上开会研究如何利用这次事件提升集团在业界的声誉。通过公司公关部和行政部门的大力宣传,原本在建筑行业里司空见惯的事故,竟然变成了业界安全管理的典范,巨鼎集团也由此受益良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开发的项目总是能受到大众的追捧,隐隐有成为行业龙头的苗头。

作为这次事件的最大功臣,杨小军对他为公司带来的巨大利益却毫不知情,还是一样的工作、一样的生活。记者也采访过他几次,基本也是按照公司领导的嘱咐回答的。唯一有变化的是他逐渐地成为了公司内部的“名人”,都知道监理部新来的那个长得像赵传的工程师会急救,甚至还传出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但那个真正最接近事实的却也是人们最不相信的版本,是田苗和娜姐从大熊那里听来的-关于杨小军的家传医术,虽然有少许夸大的成分,但基本也算属实,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更愿意相信玄之又玄的传言,对一些常见的平淡无奇的事情总是选择性地忽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