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旁边的曾永洋马上批评郑绍华:“镇里对我们郑屋这么关心,你怎么可以他推脱?其他村都在目瞪瞪地看着这个项目。”
林镇长说:“正是因为你们的宜居环境建设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尤其是儒河整治很成功,加上两岸的风景很好,上级部门看了很满意,所以我们镇里决心今后工作不撒胡椒面,根据党委邱书记的意思,要集中项目资金,打造一个点,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全镇美丽乡村建设。”
郑绍华被说得心动了,连忙问美丽乡村项目有多少资金?要怎么打造?林镇长把一份文件递给郑绍华。里面有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实现村财年收入五十万元以上;村庄道路硬化、亮化、美化;房屋统一立面改造;清理危旧房、空心房……
回去后,郑绍华让宝华大概预测了下美丽乡村建设要多少资金,结果一算,至少要五百万元。
“惨了。上面只有补助三百万,我们还倒贴两百万,又在做亏本生意啊。”郑绍华摸着头,大叫起来。
郑绍华想到这里,心里又感到沉甸甸的,同时又感到高兴。毕竟自己的努力,算得到了镇里领导的认可,同时也为村里带来了实惠。他想起了当初和宝华一起初中毕业时,那种踌躇满志的豪情。现在虽然不能说完全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理想,当总算有了点成绩。
过了桥,映入郑绍华眼前的是不远处大伯郑成荣的房子。很久没去看看他了。这个郑成荣是郑绍华很敬重的人。由于两家一个住河西,一个住河东,郑绍华事情多,平时都没空去看望大伯,但是每到过年,正月初一早上,郑绍华总是第一个去给大伯郑成荣拜年。
郑成荣正坐在门口的一根横放的大木头上。他老远就认到了绍华,巍巍颤颤地站起来。绍华连忙把他摁下,重新坐在木头上,自己也挨着他坐下。老人耳朵很不顺,说话却轻声轻语的。绍华只好贴近他的嘴边听。
“我刚刚去河边走了一圈。看看砌筑石坎的怎么样了。”郑绍华把嘴对着成仁的耳朵,一只手喇叭样护着嘴,声音比平时大了十多分贝。
郑成荣对着郑绍华,竖起了大拇指:“做得好,做得好。”郑绍华很高兴,连忙说:“是上级对我们郑屋很关心。”
从小到大,这个大伯都很疼爱绍华。绍华八岁时,有次感冒很久,一直咳嗽不停,用了各种药,也没用,整个人变得脸青鼻耗,连走路也无精打采,被迫休学在家里养病。
大伯成荣看了说:“营养跟不上,久咳体虚。”可那时郑天荣家穷,哪里买得起什么营养品给绍华吃呢?郑成荣家境差不多,不过,这时他家的一只母鸡刚好开始产卵。郑成荣每天把母鸡下的蛋送给绍华,并吩咐罗冬金做“菩蛋”给绍华吃。“菩蛋”是农村煮蛋的一种独特方式,就是把蛋打在碗里,搅匀,放些盐,蒸十多分钟,即可食用。据说这样的蛋,吃了很营养,尤其是身体虚弱的病人。
郑绍华吃了一个星期,咳嗽真的消失了,人也精神了很多。郑成荣叫绍华每天自己到他家取蛋。绍华吃了十多天的“菩蛋”,直到大伯家的母鸡“抱窝”停止产卵。绍华身体完全恢复后,郑成荣又每隔一段时间送一只老鼠或野兔或山鸡来给绍华吃。原来,郑成荣会装套、做兽笼,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捕捉到小动物。长大后的郑绍华身体强壮,他总认为是当年大伯对自己关心的结果。
“绍华,大伯我身体越来越差了。唉,不知什么时候就去见你哒哒了。”郑成荣叹了口气说。郑绍华连忙制止大伯说:“大伯,你会长命百岁的。”
“世上只有百年树,难得见到百岁人。”郑成荣满是皱纹的脸上带着笑容说:“大伯我已经八十五了,要走也该走了。只是有几件事,希望你在当书记的时候,能做成。”
郑绍华连忙问:“大伯,哪几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