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安汶湾的德布拉甘萨满面灰黑,军服也不知被炸裂的什么东西烧出了几道口子,他茫然地站在舰尾,遥望着这座城市,以及那个依然健在的高台。
他明白了,他突然全明白了,为什么没有一艘战舰,为什么几乎没有士兵。
这是个大手笔,大手笔。
再四望己方舰队,24艘战舰命丧湾内。
那句话终于应验了,港口是舰队的坟墓,只是通常来说,他们都是******战舰的坟墓,这一次终于轮到葡萄牙了。
逃出的三十多艘战舰内,有八艘受创过于严重,沉没不可避免,不得不弃船。
余下战舰受创有轻有重,正在紧急修补中。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曼努埃尔号只是帆和桅杆被击中了,船体是安全的,至少曼努埃尔留住了仅有的体面。
东印度联合舰队,几乎是葡萄牙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舰队,在安汶吃到了彻底的惨败,舰船沉没大半,却未见一敌。
这绝非是战斗力或者装备上的失败,而是指挥的失败,策略的失败。
沙加路捂着受伤的右臂蹒跚走到德布拉甘萨身旁:“总督……是我……是我没有搞清楚……”
德布拉干萨茫然摇头:“不,你尽力了沙加路,是我的责任。”
“总督……”沙加路看着那些无法避免,正在沉没的战舰,眼眶泛红,即便是最惨烈的噩梦中,他也没有见到这样的情景,“我不明白……为什么……”
“他们的战舰不在,只有一个原因。(.)”德布拉甘萨脸上泛出了自嘲的微笑,“我早该想到的,因为那些战舰,根本已经毫无战力。”
“我不明白……”
“所有的炮,已经卸下,藏在港湾四周,港口的堡垒只是一个幌子。”
沙加路眼睛缓缓瞪大,越来越大:“怎么……为什么要这样……”
“杨长帆不仅强大,而且……没有一点傲慢,一点点也不曾有过,即使俘虏了我们的舰队,即使攻陷了摩鹿加,他依然清楚,海战不是我们的对手,他期盼陆战。”
“可如果……我们不在港口登陆……避开那些炮口……”
“结果是一样的,我相信他们所有的士兵也像那些火炮一样,藏在了自己应该在的地方。”德布拉甘萨回身仰天长叹,“我会为这次失败负责。”
虽然太晚,但德布拉甘萨在一切结束后,终究看破了杨长帆的一切部署。
但其实,还是没有看破一切。
仅剩二十余艘战舰的联合舰队无法直反马六甲,不得不先返回肯达里港先行修补以及治疗伤员。
但刚刚逃出安汶炮火几个小时后,肯达里行政长官的快船驶来。肯达里总督登船后,表情比这边还要茫然。
肯达里一直以来就不是葡萄牙重要的据点,只不过有几十个人维护罢了。在主力舰队走后,徽王府舰队忽然从天而降,肯达里无法进行任何反抗,行政长官只好弃港而逃。他坚信,联合舰队一定在安汶取得了胜利,因此并未回马六甲,而是朝安汶逃窜。
未曾想到,与惨败的舰队就此会和。
这一次,德布拉甘萨彻底的崩溃了。
的确,徽王府的主力舰队应当没有多少炮也没有多少人了,但对付肯达里这种小港依然绰绰有余。如果敢拼的话,即便是眼前溃败的舰队,也许依然可以夺回肯达里。
但那又怎样呢?肯达里无关紧要。
至少,见到徽王府主力舰队了,这就证明马六甲应当是安全的。
弃掉了无法修缮航行困难的舰船,伤员与生者挤在一起,全速折返马六甲。
香料群岛,最后那么一点点根据地,也纳入了徽王府的版图。
……
安汶港,战后重建工作马不停蹄展开。这一定是有史以来最开心的战后重建,而且重建工作是由原总督帕略塔主持的,他不得不开始指挥修缮葡萄牙人修建后又被葡萄牙人打烂的堡垒。
至于包括卡内利亚斯在内的几百名葡军俘虏,依然安然无恙的关押在城内。他们听到了隆隆的炮响,先为即将获救而欣喜,后又陷入被处决的绝望,然而大海上最后只留下了葡萄牙战舰的残骸,自己这些人原来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
葡萄牙输了,但他们活了下来,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此前,徽王府出海练炮,其实就是让每位士兵都发上两炮,组成两人一组的炮兵队。而后将战舰上九成的火炮拆卸转移埋伏在岸上,并且留下八成兵力守卫安汶,余下两成兵力驾船出海,在北侧苏拉群岛绕道突袭肯达里。杨长帆给的命令很明确,肯达里没有防卫就取,有防卫就跑,跑回马尼拉,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直接跑回东番澎湖。只要这支舰队不灭,徽王府的威慑力就永远存在。
这一战过后,徽王府无疑站稳了摩鹿加海域。也就是说,杨长帆用武力完成了东南亚的势力划分。
下面的事情就很明确了,守住这里,得到利益。
随着各路海盗团伙的涌入,东南亚海域没有一定武装的商船确实无处容身,唯有挂靠在徽王府下的船队一路畅通,广东、福建的商人开始在徽王府的保护下一路南下,从本地人手中买走了原属于葡萄牙的货物,他们可以选择在马尼拉批发给转卖的华商,亦可直接回澎湖过关分成。当然,胆子大的话可以直接运回老家,只要能承受得起败露的可怕后果。
虽总有不法之徒,但谁都清楚,现在南洋的局面是徽王府拼出来的,徽王府完全可以像弗朗机一样自己垄断航线,但他们选择了给商人们一个机会。
另一方面,徽王府采取互督政策,鼓励互相检举,若有逃过徽王府走私者,检举者有赏,别人都抽成唯有你走私,其实离死也不远了。
……
半个月后,战败的葡萄牙舰队驶入了马六甲港,如果这里还能称之为港的话……
按照生还者所述,这里来过三批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