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
宋濂才算是回过神来。
眼中满是赞叹神色。
顾源的话,完美地解答了他心中的困惑!
让他豁然开朗。
一切迷茫一扫而空!
这便是大明的未来!
科学儒学并重!
两大学派各司其职,方可让大明蒸蒸日上!
他再度朝着顾源鞠躬施礼。
“先生大才,老朽今日受教了!”
其他官员,也都跟着宋濂一起行礼道谢。
这一次。
他们是心悦诚服!
顾源虽然年轻。
但这份见识,这份格局,这份胸襟。
足以为天下垂范,为万世师表!
和顾源一比。
他们这年岁,当真是长到狗肚子里去了!
顾源扫视众人。
心头也是一松。
他今日主动提出这场君子之辩。
其实也是有着自己的目的的。
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社会大变革。
这些东西,全都离不开思想的解放!
在历史上。
欧洲开启工业革命。
也是因为之前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诸多铺垫。
从而移风易俗,解开了旧有的思想桎梏!
而要想在大明开启工业革命。
类似的思想解放,同样也是不可或缺!
今日的君子之辩。
本质上就是顾源为大明所准备的一场思想解放!
以这些高官权贵作为起点。
将科学的观念真正地推向天下!
当然。
儒家已经流传了两千年了。
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思想惯性。
想要完全祛除旧有观念。
彻底实现科学儒学并重。
没有那么容易。
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科学的火种一旦点燃。
那就再也不会熄灭了!
一旁,太子朱标定定地看着顾源。
不由得有些恍惚。
初见顾源之时。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新科状元。
而现在,顾源却已经到达了这个高度!
什么叫帝国柱石之臣?
这就叫柱石之臣!
一时间,有一个极为大胆的念头。
在朱标心头跃动。
“两千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收三千弟子门徒,名扬后世,终成圣人!”
“今日,顾先生君子之辩,舌战群儒,奠定科学观念,也算是开了一个学派的先河吧?”
“几百年后,或许顾先生,也会被尊为圣人?”
“一位......科学的圣人?”
而朱元璋更是眼中带笑。
满意地轻轻点头。
他越看顾源越顺眼!
顾源再一次给出了他最想要的答案!
科学儒学并重!
科学用来富国强民。
儒学用来教化百姓。
两相结合,相互成就。
便可保证咱的大明长盛不衰!
“昔年,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东出函谷,一统六国,自以为可以传承万世!”
“但可惜,大秦二世即亡,分崩离析,始皇美梦灰飞烟灭!”
“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忽必烈,他们英雄一世,但也都没能做到社稷长存!”
“或许,有了顾源,咱的大明可以开创历史,实现真正的千秋万代!”
“这大好的万里河山,永远都姓朱!”
朱元璋心中默默自语。
胸中自有豪情万丈!
他轻轻咳嗽一声,朗声开口。
“天英侯所言,咱很中意!”
“你们也都没有什么意见吧?”
“那从今往后,咱的大明,就是科学和儒学并重了!”
这算是定了基调。
自此以后。
由顾源所开创的科学。
就将会和儒学一起。
并列成为大明的两大显学!
这将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幕式!
“不过......”
朱元璋又扭过头来。
看向顾源。
微笑着开口问道。
“天英侯,咱还有一个困惑。”
“要说传播儒学,那咱大明不愁。”
“有诸多大儒坐镇,还有不少书院开坛讲经!”
“历代儒家学者,孔圣人、董仲舒、韩昌黎、朱熹都有著作流传。”
“但这科学流派,乃是你首次提出,大明上下都没有别的人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如何才能将科学发扬光大,你可有建议?”
顾源略一沉吟。
便是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陛下,此事简单!”
“只需在科举上稍微做做文章即可!”
“嗯?”
“科举不可轻动!”
朱元璋眉头皱起。
眼中掠过几分凝重之色。
不是吧?
顾源这小子又想整什么花活?
该不会又想搞什么颠覆性的特殊政策吧?
别的领域也就算了。
但科举是国之大事。
甚至可以说是大明的根基所在!
唯有通过科举。
才能够选拔出源源不断的优秀学子。
用以补充官僚队伍,保证官僚集团的流通性!
所以,任何和科举有关的政策,都必须要仔细斟酌,慎之又慎!
(ps:新书启航,求点免费的鲜花和评价票咯,大家都知道新书的数据有多重要,如果喜欢这本书的话,请各位多多支持,只要有鲜花和评价票,小作者天天爆更~~~)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