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战争背后(二十一)

伊犁古城这座西域的名城,早在汉朝时代就已经存在,此城的左面是著名的伊犁河河谷,右边则是名闻天下的阿尔泰山,所以地理资源非常丰厚,气候温和,四季如常,山环水绕,是西域地区商业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最美丽的地区。

因此正常时期,无论你什么时候来到这里,都能看到无数留着两撇长胡子的富商巨贾,还有无数的‘波’斯舞姬顶着烈日在街头上卖艺,她们热情如火,美貌绝伦,令人目不暇接。而且到处都是各种异域音乐的声音。

众人行走在街道上,只见空地上满是人群,喧哗热闹,这些人的服‘侍’并不同意,大约有很多民族杂居在此,街道的两边,有很多不规整的房子,都是供人购物的各式店铺,有铁匠铺、烧饼铺、羊‘肉’铺、还有一些专‘门’出租保镖的武士行会,就像倚‘门’卖笑的青楼‘女’子一样,逢外地人来到便上来询问需不需要提供保护。整体来说,它就像是个热闹的蜂巢,无论是酋长、土豪、恶霸、武士、妓‘女’、商人、税吏都在忙着‘花’言巧语讨价还价。

但是这一切都已是沧海桑田,昨日黄‘花’,历史的演变,伊犁古城自满清王朝手中得而复失,沙皇政fu的集权控制,以及与中华帝国不可调和的矛盾,长期的军事对峙,伊犁古城往日百族通商的繁华景象已是不再,如鲜‘花’一般凋零枯萎了。

长时间的空中轰炸和后期的地面进攻,已让伊犁古城千疮百孔。破败不堪了,等到国防军收复古城时,城郊居民也是只剩下大猫小猫三两只了,完全就是一座人去城空的空城。不管是不是沙皇俄国像对法兰西拿破仑时的坚壁清野,还是以游牧民族为主的哈萨克人远远西遁,逃避战火的大迁徙,国防军其实都不在意,收复故土,占领住了地盘,就实现了战略目的。

伊犁城。位于阿拉木图以北六十余公里处,伊犁河南岸,曾经是古丝绸道路上重要的城市,唐代苏定方被任命为伊犁道大总管时,便以伊犁城为治所,下辖伊犁河流域以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沙俄时期,伊犁大部分地区被俄罗斯帝国侵占。如果历史没有改变,这座千年古城。将随着六十年代水库的修建,被伊犁河水彻底淹没。以后会在水库的西面,出现一座叫做卡普恰盖的城市。

由于横跨伊犁河南北的铁架大桥被败退的俄军炸毁,正在抢修,南北往来的军队和补给物资,也只能通过工程部队搭起的舟桥,联通伊犁河南北了。

一辆辆由2.5吨轻卡改装的油罐车组成的车队,和其他物资运输车队一起,蜿蜒穿行在伊犁河两岸,汇聚成一道道运输物资的汽车长龙。日日夜夜川流不息,为前线作战部队提供着用之不竭的作战物资。

汽车长龙卷起的滚滚烟尘中,嗡嗡轰鸣的推土机和压路机,同样没有闲着,正在埋头苦干,抓紧时间拓宽公路,这是突厥斯坦的旧时官道。已经跟不上国防军公路运输的需要了。

同样的,沿途的兵站,还为行军至此的国防军提供休息、消暑、饮食和方便等等场地,战‘乱’时期。可是瘟疫爆发的温‘床’,中华帝国国防军对各种状况都是很关注的。

这种种状况,可是和沙俄军队仓惶后撤,退向中部地区时的流离失所是两个概念了,没办法啊!受打击,战败一方,逃难的平民百姓一多起来,就是这个悲惨的样子。

有鉴于曾经繁华的阿拉木图和伊犁古城一样变成了一座空城,国防军占领阿拉木图后,也不需要在分散‘精’力治理地方了。实际上也不用再担什么驱逐哈萨克人的恶名了,已经被沙皇政fu分而治之的哈萨克人,实在没有留在原地挨天上地面的炮弹扎的道理,按照草原游牧民族的传统,迁徙到了中亚中部,加剧了沙俄政fu的补给和管制的难度,苦不堪言起来。

后世阿拉木图能够发展成为有着一百多万人口的中亚第一大城市,自然有其理由。该城位于古丝绸之路上,三十年代铁路里海铁路和近东铁路全线贯通后,又成为‘交’通枢纽。由于外阿赖山的众多山溪的灌溉,该地区土地‘肥’沃,除了生产谷物外,城市南郊漫山遍野都是果园,加上附近山上茂密的草场,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现在安排个二三十万移民一点问题都没有,现在进驻三二十万军队,就更加不在话下了。

阿拉木图哈萨克语:Алmaты;俄语:Алma-Атa,哈萨克旧都,是该国最大城市,也是该国主要的商业中心。阿拉木图位于哈萨克东南部靠近吉尔吉斯边境。它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天山北麓外阿赖山中国称外伊犁山脚下的丘陵地带,三面环山。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易守难攻的地区,在中华帝国国防军天上飞机炸,地面火炮轰的打击下,再也坚持不住,在国防军地面进攻部队发动全面进攻时,灰溜溜的撤向了吉尔吉斯斯坦。

南线作战兵团指挥部,军事会议正在进行。

新编乌鲁木齐集团军司令李兆和向大家分析介绍着战情:““从目前的情况看,俄军南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阿拉木图南面,横亘着阿拉套山和碎叶湖吉尔吉斯人引以自豪的伊塞克湖,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碎叶湖”。,俄军南撤必须向东进,绕行至吉尔加兰山口,顺着碎叶湖沿岸平原地区至比什凯克,和其他地区的俄军形成合力,总参谋部建议我部继续接力向南进攻,挤压俄军的生存空间,迫使其加速向南裹挟民众逃遁。”

在座的军官将领们都清楚。东南面的天山山脉和外伊犁山,冬季寒冷异常,俄国哥萨克现在不逃出去,到了冬季,粮食和军用物资补给不上时,大多数人不被饿死,也要被冻成冰块冰人。而呆在平原地区,那就是空军和陆军组成的地面清剿部队的清理目标了。

“可是这天气有点说不准啊?”一个参谋军官顾虑的说道。

李兆和从主持位站起,来到窗户前,推开窗户。顿时“哗哗”的雨水声传来,由于风很大,坐在四五米外会议桌前的几名将领都感受了雨水的侵袭,一股让人爽到心坎儿的凉风吹了进来。

透了透气,大雨已经被风刮了进来,赶紧关上窗户,李兆和返回座位上:“现在只能等大雨停下来了,再决定下一步行动,这里的高原地区是地质不稳定地带。地震和泥石流频发,我们得为我们官兵生命安全着想。暂时不必‘逼’得俄军太紧。”

集团军所属的骑兵师师长石城微微蹙眉道:“根据侦查兵反馈的消息,俄军驻守的吉尔加兰山口,易守难攻,现在天气恶劣,苏军不一定能想到我们会起进攻,或者在雨幕的掩护下,可以不怎么费劲便拿下来。若是等天气好转再行进攻,我担心会付出巨大的伤亡。”

李兆和用手拨拉着俄军防守的山地照片,不置可否地说道:“那个山口地势很险要啊?正因为险要才不能轻举妄动。俄军居高临下,防御工事虽然大都是土木结构,依山临建,但是‘射’界极为宽广,山路湿滑,我军处于仰攻态势,若不另外想办法。进攻将极为艰难。”

这下石城踌躇了,国防军骑兵已经不再是作战主力了,侦查、追击、策应和奇袭,才是他们最拿手的战术。冒雨攻坚,奇袭山头的可能不大,见司令否决了自己看似不错的建议,才致意坐下。

集团军第一师师长赵钧站起来说道道:“前几次都是集团军的机械化部队和骑兵打头阵,现在也该轮到我们步兵表现了!让一直在等机会的第一师上去突击一下如何?”

李兆和点点头说道:“可以!必须密切注意周边环境变化,如果发现有泥石流出现,立即规避,绝不允许为了抢功而置官兵生命于不顾的情况发生。先让空军轰炸试探一下,在配合地面炮击,一个山口能驻扎多少俄军?不值当冒险!”

集团军参谋长闵达民表示赞同:“如今的战事,不必急于一时三刻,不求快但求稳,把我们不断进攻中亚俄控诸省的意图表现出来就足够了。据情报显示,我们夺取阿拉木图,进‘逼’吉尔吉斯斯坦首府比什凯克,甚至威胁到已迁徙到乌兹别克斯坦首府塔什干的俄军中亚战区司令部了。俄军在阿富汗和驻防在帕米尔高原北麓,以及西藏北疆的部队,都已经开始向回收缩,以免被我国防军断了后路。现在局势是俄国人急,他们越是收缩,其数量庞大的军民物资消耗就越大,沙皇政fu需要考虑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就越发的复杂繁重,军事物资的补给比我们还困难。诸位作战时,一定要戒骄戒躁,要想方设法的用最小的代价,最大程度的杀伤俄军的有生力量。”

“参谋长说得很好!单单是阿富汗地区的高原山地,就会严重的拖累俄军的物资补给运输部队,加重俄军殖民统治下的阿富汗人和俄军的矛盾,想对‘波’斯王国进行打击和破坏,哪有那么容易的事。一动一静之间,有的是他们苦头吃。”李兆和司令肯定着参谋长的说法。

打仗就是打后勤,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

如今正值盛夏之季,遭遇连续的降雨,飞艇和汽车运输都无法正常投入使用,无法及时对前线进行补给,情况因此急剧恶化,仅仅依靠从新疆和伊犁通向中亚那几条公路运送,显然是有点杯水车薪了,在无法满足大规模作战所需的时刻,李兆和宁愿等下去。国防军有难处,但不是致命的,刚上来参战,正常的战斗还是能够满足的,而俄军就更加艰难了。

此时的中亚各国本身就不是富裕高产之地,受战备影响,能够吃用的物资,大多已被俄军消耗怡尽,还有相当的一部分粮食生活物资,更是被空中轰炸炸掉焚毁,因此中华帝国国防军进入突厥斯坦后,一切物资都需要外运。为此,总参谋部时刻关注中亚地区的天气情况,加大了对没有降雨地区飞艇的空运力度,通过铁路和公路再把物资运到前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