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夸张?”
赵姬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他。
满脸的不可思议。
“被剥光树皮的林子你见过没有,观音土你知道是什么吗?易子而食你可曾听说过?”
赵姬摇了摇头。
她想象不到那究竟是一副怎样的场景,她也想象不出来。
宁霄又拿起桌上的碗筷:“你没见过,我见过,我都见过!”
“看你举止气质应该是出自大户人家,不明白这些也正常。”
宁霄看了看被他吓愣了的赵姬,轻声说道。
“不过在我这里,只有这个,你不吃,那就只能饿肚子。”
他仰头将碗里的粥扒拉干净,放下碗筷起身走了出去。
赵姬的目光一直看着他,若有所思。
“咕隆~”
她揉了揉不争气叫了起来的小肚子。
纠结了好一会儿,才委屈巴巴地拿起了碗筷。
虽然这咸菜和粥看上去不怎么样,但总比没得吃饿死要强。
她夹起一根咸菜,微微张开红润的小嘴。
“嘎嘣。”
咸菜发出一声脆响。
腌制的时间和咸淡都恰到好处。
赵姬突然眼前一亮。
味道超乎她想象的好。
咸咸的,还带点酸酸的。
令人口齿生津。
让本就饥饿的她顿时胃口大开。
就着两碟咸菜小口小口的扒拉着碗里的粥,吃的精精有味。
吃完后还意犹未尽的舔了舔自己的嘴角。
……
与此同时。
外界,
关于太后失踪的消息如同洪水一般,席卷了整个秦国。
官员和百姓无不震惊。
当今太后居然失踪了!
至今还下落不明?
秦国悬赏,但凡能够有提供太后消息的,赏万金。
有能够找到太后的,赏万金,食千户。
顷刻间,秦国上到官员官吏,下到贩夫走卒。
全都动员了起来。
众人激动异常。
若是谁能找到太后,必然是平步青云的大好机会。
随后,朝廷便贴出一张告示。
以及一张画像。
上面画着一个年轻女子。
眼若桃花,貌似天仙。
告示处围满了人,熙熙攘攘。
都在争先恐后朝里张望。
挤不进去的人,只能颠起脚,伸长了脑袋往里看。
“这就是太后啊!居然这么美!”
有人惊叹道。
“是啊,没想到太后这么年轻。”
“当然了,太后万金之躯,锦衣玉食,看上去自然是年轻了。”
“太后容姿,怕是在我秦国无人能及了吧?”
又有人看着画像说道,久久移不开目光。
“我看别说我秦国,就是在整个七国,也难有与太后争艳的。”
此言一处,立马得到众人认同。
……
“父帅,过了这青城山,便是我军与赵国交战之地了。”
青城山山脚下,一支铁甲森森的军队正在有序前进。
这支军队的人数并不多,只有三五千人。
都是王翦王贲父子的亲卫军。
随他们南征北战,经历过数十次大大小小的战役。
一个个都是从鬼门关里爬出来的。
此时个个手持长戈,身穿森森黑甲,神色肃穆。
如同来自地府的阴兵一般,让人望而生畏。
秦国和赵国战事焦灼,李信久攻不下。
王翦一怒之下立了军令状,撤掉李信,换他王家父子二人上。
两人带着一众亲军全速前行,带着秦王嬴政手谕前去接手剩下的兵力。
此时距离战场已经不远,一名中年汉子停下马,指着前面的山向王翦说道。
王翦也停下马,朝他所指的方向看去。
前面正有几座高山,其中两座最高的山峰相对而立。
山形如同两只对视的狼头一般。
青城山的名字或许便是由此得来。
王翦收回目光,看了看旁边的中年汉子。
那汉子如他一样,面方口宽,只是肤色要更加黝黑一些。
想来是因为常年暴露在烈日下的缘故。
但却虎目炯炯,气势雄厚。
当真虎父无犬子。
这中年汉子便是他儿子,也是秦国将领的王贲。
“青城山……”
王翦口中念念有词。
“不错,这青城山在这秦赵交界处,一半属于我们秦国,一般属于赵国,穷山恶水的,哪边都不愿意管,是个三不管的地带。”
王贲也看着不远处的山峰说道。
“山里山贼横生,也算是危害一方。
父帅,不如让我率领一支先锋队,去把山里的山贼剿了,也算为百姓们做件好事!”
王翦也在思索这个问题。
想了想。
他还是摇摇头说道:“算了,山里山势险峻,情况不明,山贼虽不入眼,但我们还是得抓紧时间赶往前线。晚去一天,就不知道我秦国又有多少将士会丧命。”
王贲闻言毫不反驳道:“喏!遵父帅令。”
王翦扭头满意地看了看这个儿子,才夹了夹马腹说道:“走吧,我们抓紧赶路。咸阳传来消息,太后失踪了。
如今大王年幼,大权在太后和吕不韦那老东西手里。太后在的时候还有人能制衡他,太后不在他还不翻了天?
我等速速赶往前线,务必要速战速决。
得空后全力寻找太后,万不能让太后有半点闪失,否则我秦国正统怕是危矣。”
大军继续前进,铁甲铮铮作响。
王翦不知怎得,突然心头一跳。
他回头看了看渐渐远去的青城山,又看了看跟他出生入死的这些秦国将士。
最终还是扭回头来,领着军队朝前线行进。
大军渐渐消失在了山脚下!
……
齐鲁之地,桑海之城,小圣贤庄。
庄园临海。
一名儒袍老人独坐院中,手上拿了一卷陈旧的竹简在细细看着。
老人鹤发童颜,留着山羊胡。
眉毛极长,已经搭到了脸颊两侧。
整个人坐在那里,好像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一般。
让人感受不到他的存在。
这是大道的力量!
整个人就像和大道相融在了一起。
他就坐在那里,你却发现不了他。
他不在那里,但又好似无处不在。
竹简上不过了了百字。
他拿在手里,已经看了整整一天。
“师叔。”
一名中年儒袍男子面带疲倦走了过来。
朝老人恭敬地行了一礼。
儒袍老人放下竹简,抬头看他。
那一瞬间!
这一眼!
四周枯草重生,空中落叶回枝。
中年男子感觉多日来的疲劳一扫而空,顿时精神抖擞。
“何事?”
老人看完一眼,又低下头仔细研读着手上的竹简,开口轻声道。
“师叔,秦国太后失踪了,如今整个天下都在寻找,我们是否也派些人去?”
儒袍老者收了竹简,慢慢站了起来。
随着他的动作,院中树木弯腰,百草低头。
远处海面浪声涛涛。
仿佛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天地间的共鸣。
“伏念。”
“弟子在。”
这名中年男子应了一声。
“切记,静心,静言,静行,静问。”
老者一连说了四个静字。
名叫伏念的中年男子重复低喃了一遍,了然说道:“弟子明白了。”
老者点了点头,似乎是对他的悟性和性格极为满意。
“争,便是不争。不争,方为大争。我儒家无争,你可明白?”
“弟子明白。”
老者淡淡点头:“嗯,去吧,做你该做的事,管你该管的事。”
“是!弟子告退。”
伏念行了一礼,慢慢走了出去。
刚出院门,便看到一名年轻英俊的儒袍公子斜靠亭子里面,一副懒散随意的样子。
伏念走过去对他劝道:“子房,注意姿态,否则师叔看到又要训斥你了。”
年轻公子闻言,直接将腿架到了坐上,无所谓道:“师叔训我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便是飞在天上,他要想训我还是能找到话由训我。既然都是训我,我为何不先让自己舒坦?”
伏念莞尔一笑,无奈地摇摇头道:“你这张嘴,为兄说不过你。”
张良毫不自傲,反而说道:“师叔的儒学之道又精进了。”
“不错。”
张良又道:“可有入圣之象?”
伏念轻轻摇了摇头:“这不是我等现在能够看透的。”
说罢,二人一齐回头,看着院中那位仿佛和天地融为一体的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