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上城

第十七章上城

永宁关上已经到了生死关头。

永宁关额兵三千。

整个防守横面,也不过两三里而已,这两三里的距离将山口封堵住了。其他方向的城墙,就是依靠山势,虽然城墙不高,但是山势很高,谈不上飞鸟难越,但是大队军队展开是绝对成问题的。

如果永宁关真有额兵三千。在这样的情况下。纵然敌军有百万之众,按照兵部账目上的储备物资,坚守十天以上,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但问题就在这里。

大明所有的账目。下面人知道在糊弄上面人,上面人也知道下面人在糊弄他。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好我好大家好吗?问题是,鞑子太野蛮了。不懂这一套聪明人的玩法。

他们不了解其中精妙之处,反而实打实的的调查了一些永宁关的人员。觉得能打。

因为永宁关上其他事情不好查。但是永宁关上的人员,却是好调查的。大概一千多人到一千二百多人上下。

而且就人员来说,也是多年没有打仗了。都是太平兵。

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打?

不过两日下来,鞑子已经横扫了永宁关外面的所有障碍。

守城之道,从来不是呆守城池。城池外面的攻防也是很重要的。真正有能力的守将都不会呆守,比如北京保卫战的时候,于谦就是背城而战。列阵与瓦剌交锋。因为背后有城池,大军不用担心后侧,再加上城上督战,退无可退。

一番血战之后,才有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但是永宁关人手不够,再加上不懂这些道理。这才让俺答从容的摆平了永宁关外围的所有防御,大军直抵城下,才有而今的猛攻。

不得不说,永宁关能守到这里,实在是成祖保佑了。

无他,这关卡是成祖时代挑选的地方,后面历代有所加固。选得地方很险要。夯土建筑虽然不好看,但大体上还是比较坚固的。所以永宁关能守到这里。不是永宁关将士有多勇猛。而是永宁关卡足够坚固。

而今却不行了。

其实真要说起来,军器监生产的火炮,以轻便为主,根本轰不动城墙。但是实在是城头将士,各种作战技能可谓堪忧之极。他们估计一辈子都没有打过仗,而且即便打过仗,明军也没有打过敌人的炮比我们的炮还多的情况。

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打。

只是死命地对轰。

可惜,他们仅有的老爷炮实在太老了,老到什么地步,下雨之后,可以从炮膛的空洞之中,舀出来一碗水。不知道铸造的时候,本身就有缺陷。还是多年风化生锈了。

可见,并不是所有火炮在一两百年之后,还能发挥余热。

对轰下来的结果很明显,被对方压制了城头。

虽然对方的炮火并不能直接轰开城墙,打在城墙之上,就好像挠痒痒一般。但是对城头的人就不好说了。

火炮压制,弓箭手靠前布置,让城头之上的人但凡露头,就会面对打击。随即长梯压上去。虽然城头上的人拼命用滚石檑木往下面砸,让白莲教死士伤亡不小,但打到这里地步,很多人都意识到了。

永宁关上仅仅剩了一口气了。

永宁关守将此刻也顾不得别的了,更是亲冒弹雨厮杀在前。

不厮杀不行。

倒不是他多有能力。而是大明军官大多是世袭的。世世代代从军。他家在永宁关也混了好几代了。有能力的话,也不会将永宁关折腾到这个地步。只是他太明白一点,那就是永宁关的重要性。

一旦永宁关突破,鞑子长驱直入,居庸关就会被前后夹击。到时候京师危机。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他今日死这里,或许对他自己他的家族,还是一件好事,好歹是殉国。如果永宁关破,他反而活下来,恐怕等待他的是生不如死。甚至连带他的家族都会被打落深渊之中。

所有,他或许不是一个好将领。此刻却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好家长。

他自然知道永宁关恐怕守不了多久了。他唯一能做的是求死而已。

很快,他就求仁得仁了。他在战场之上表现如此明显,很快被几个鞑子射雕手盯住了。随即一声弓弦动,几根长箭同时发动,带着有倒钩的狼牙箭,瞬间钉在守将的身上。

随即守将根本来不及多想,只觉得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如此一来,永宁关上下崩溃了。

兵为将胆,将为兵胆。

说实话下面的士卒可没有将领那么高的觉悟,他们能坚持到现在,仅仅是将领在坚持。而今见主将一死,情况立即动摇起来。

有些将士知道永宁关干系重大,或者干脆杀红了眼。毕竟虽然永宁关士卒本身不能打,但是毕竟驻扎在这里好几代人。内部关系早就是盘根错节了。这个人是那个的姐夫,那个人是这个人的小舅子。

至于父子兄弟同族,更是数不胜数。

在这个时候,一场大战下来,亲朋成新鬼,故旧无一人。很多人都被刺激的忘记了生死,一心该鞑子一个好看。恨不得与鞑子同归于尽。但是没有了组织,也落入下风之中。

另外一些人可没有这么坚定了。他们偷偷的打开了后门,想要悄悄的逃遁。

永宁关城并不大,因为这个本身就不是什么大关。只有两个门,一个前门,一个后门,或者说一个北门,一个南门。

北门从鞑子出现那一刻,就已经被堵死了。

只是他们大开南门,却没有逃成。因为被周梦臣正好堵在关下。

周梦臣二话不说,逮住一个逃兵,问道:“情况怎么样?”

逃兵说道:“将军战死了,我们也是没有办法?请大人恕罪。请大人饶命。”

周梦臣此刻哪里有时间去罚他。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他一时间乱了方寸了。毕竟他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有杀过一个人,而今兵危战急的局面。让他立即决断,有些超乎他的能力范围了。

周梦臣看见戚继光,下意思的问道:“元敬,你怎么看?”

元敬是戚继光的字。

戚继光听了,浑身一震,汗毛竖起。看了身后跟来的王氏,心中暗道:“老师,这是在点将啊。”

在戚继光看来,这样的局面有什么好考虑好决断的。因为根本没有第二个选择。是的。永宁关之所以不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身后数十里山路难行,很容易找一个地方,重新设关卡。将鞑子给堵住。

可是而今大军根本没有动员起来,也没有可能重新设立关卡。

所以,一旦永宁关破,不旦北京城受到威胁,他们这些人,除非放弃阻击鞑子,上山避开鞑子大军,否则必死无疑。而真要这样做了。不说良心会不会痛,单单一点,事后追责,估计一个也跑不了。

所以,必须守住永宁关。

那想要守住永宁关该怎么办?狭路相逢勇者胜。冲上去趁着鞑子还没有在城墙之上占据优势的时候,将鞑子打下去啊。

他们根本没有第二个选择。

那周梦臣问他意图,就很明白了。

要他打先锋。

戚继光怎么能不紧张,这可是戚继光的初阵。不过此刻戚继光才显示自己的骨子里的名将风范,越是紧张,越是冷静,说道:“老师,而今别无他策,只要迅速接管永宁关,挫退鞑子,再做计较。弟子这就为恩师开路。”

戚继光二话不少,紧紧盔甲,手握大弓,大踏步地冲进永宁关中。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址: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