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医学期刊

第八十章医学期刊

周梦臣说得对不对?

对。

只是之前没有人专门提出而已。

但是这观点新鲜不新鲜?

不新鲜。

薛老先生不知道吗?

知道。

甚至就薛老先生本人来说,他曾经无数次,想将人体打开看看,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终究没有做过。

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做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即便人死了也是一样的。解剖尸体在大明是重罪。不仅仅是法律不允许,道德上也不允许。这不是薛老先生想不想,愿意不愿意所能改变的。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薛老先生连谈不敢多谈,说道:“说下面的。”

周梦臣说道:“是。再有就是交流的问题了。医道之上师徒相传,让很多医术都不能流传。甚至有敝帚自珍之辈,将很多医术带到了土里。”

李时珍听了,忍不住说道:“你这话过分了,虽然有这样的人,但是大部分名医,都不是这样,他们甚至恨不得自己的医术能广传天下之人,就好像令师刘公,也将毕生医道经验,写成了,而薛世伯更是笔耕不缀,写了很多医书,我听过的就有等什么十几本之多。”

这个情况是周梦臣不大了解的。

明代在医术上是很开放的,几乎上所有名医都写医书。诞生,并不是单单是李时珍的选择,其实也是时代趋势。大量医书出现,必然有几本杰出的医书。

不过,这不妨碍周梦臣继续说下去。周梦臣问李时珍道:“薛世伯的著作,你都看过了吗?”

李时珍说道:“未得一见。”

周梦臣转过头对薛老先生,说道:“在下恩师麻城刘公讳天和,在医术上也有一定的建树,写的,薛世伯可曾见过?”

薛老先生说道:“我没有想到你是刘公的弟子。刘公的医术我是知道的。只是他写得这本书,我却没有见过。”

周梦臣心中暗道:“总算有一个在预料之中。”

以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一本专业书籍,从诞生到流传天下,几十年过去了,都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周梦臣继续说道:“薛世伯读古人医书,有没有复杂难解,却无人商议的时候?”

薛老先生说道:“自然是有的。”

周梦臣说道:“正是如此,我从来觉得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一个人智慧是有限的,只有集众人之智,才能有所发展。我以为当仿造朝廷邸报一般,办一分小报,将医道一些的问题,写在上面,遍传天下,让众人都可以商议,有什么新发现,也可以及时宣告天下,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各自著书,都为故纸。”

没错,周梦臣说的就是科学期刊。

其实,周梦臣这个想法早就有了。而且他发现,在中国可以办起期刊的,也唯有医学期刊。原因很简单,就好像是天文历算之学,如果办期刊的话,也就是钦天监,以及一些感兴趣的人去看。

但是医学则不然。

因为中医非常发达。

不管现代的人怎么黑中医,怎么说中医无用。似乎中医面对现代医学全面溃败之态,无可挽回了。

但是请不要忘记了。

古代中国各个学科,几乎都在现代科学面前一败凃地。唯有中医,你再鄙视它,轻贱它,它依然是现代医学面前留着最后一口气。

甚至可以说,在青霉素等特效药之前,中医与西医是可以分庭抗礼的。

这种发达不仅仅表现在数百年之后,更表现在明代当时。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是范仲淹的话。这让医学在读书人的眼中有很高的地位,很多读书人都兼修医学。刘天和这样的人,一边当官,还一边研究医学的人,并不是一个孤例。

也有大量的高水平的行医之人,在武昌有李言闻等人,在京师有薛已,汪一奎,在其他各城市之中,也有各自的名医。这是有一个很大的群体研究,也是很高水平的参与者。甚至很多士林中人也讨论医学问题,这都是对医学感兴趣的人。

在别的学科办一个期刊,还要担心没有受众。但是在医学上却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且期刊存在,并不会有任何技术上的障碍。

首先在技术上,周梦臣在宫内看这么多书,也不是白看的,最少明白一件事情,宫里面就有铜活字,而且不只一套,而且铜活字印刷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而且期刊不是报纸,时效性并没有那么高,也不用印刷太多份,成本上也没有太多的问题。

至于邮寄的问题,也不是什么问题。

大明有遍布天下的驿站。当然了,按理说不许民用的。但是如果一个城市里面号称名医的人,没有一点官方的渠道,谁相信?驿站的管理从来不是太严苛的,想办法向某个官员讨个人情,就能钻漏洞了。

整体上来说,这个项目,谈不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也并没有那么多难度。之前周梦臣没有做,一来是他事情多,还没有想到这一件事情。另外就是缺少一个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找一个在医学之道泰山北斗的人物。

毕竟,学术期刊,学术这两个字是很重要的。就是现代新开的学术期刊,也要想办法搞几个大科学家去暖暖场。不要说这开天辟地头一回了,自然要找到一个重量级人物。

薛老先生听了,皱紧了眉头,心中不住的思考。

其实他也有与江南一些朋友,讨论医学的问题。薛老先生本身就在一个顶尖的医学圈子里面。但是这种讨论,是范围太小了。细细想来,不如周梦臣的办法好。

薛老先生说道:“这是一个好法子。只是这和你的医院有什么关系?”

周梦臣说道:“当然有关系了。这个期刊,要接受全天下的来信,自然要一批人来审稿,否则总不能什么样的文章都上登上去吧。即便是什么样的文章都能登上去,那版面也不够啊?”

“但是要找多少人审稿?总要是行内人吧?”

“先生又从什么地方找那么多人?”

“唯有找一群人来办理这一件事情。”

“太医院倒是不错的地方,但是世伯您也知道太医院是一个什么地方?不管什么样的文章,进去之后,就变成了官样文章?所以我办起了这个医院,就是为了这一件事情,为了大明医道的未来。”

“不过,做这一件事情,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坐镇才行。不知道世伯有没有什么人可以推荐?”

激将法都用上了。

李时珍斜眼看着周梦臣,整个医院的建立,李时珍可以说是从头到尾参与进去了,从来没有听说过,周梦臣提高这个期刊的事情。这一件事情,明明有几分临时起意的想法,却被解释成为蓄意为之。

这让李时珍对周梦臣巧舌如簧,有了新的理解。

周梦臣这一番话,其实有很多强词夺理之处。每一个现代人都明白,周梦臣硬生生期刊编辑组与医院划上了等号。

不过,这个时代,这东西都是新生事物,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周梦臣作为倡导者,自然是他说什么是什么了。而且整体上来说,周梦臣说的,也是煞有介事,一副很有道理的样子。

只是这一番话,并没有完全说服薛老先生。

此刻的薛老先生依旧微微捏着胡须,似乎还在思考之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