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确定继承人

曹植对《息兵表》虽然期待,但依然笑着说,

“此表是刘禅上给天子的,世子赐予我,是不是有所妨碍?”

曹丕除了父亲,眼里哪里有什么天子,笑着说,

“这点小事为兄还是能做主的。

另外,世人皆说刘禅美貌无双,如果能够说动父亲,我请求父亲让你亲自送夏侯尚家属去南阳与刘禅见面。

子建,你素来喜欢与人交友,刘禅这样的人,我限于身份不能交往,你难道也愿意错过吗?”

曹植迟疑道,

“可是父王刚与刘备大战一年多~”

曹操若是知道自已刚和刘备拼死拼活打了一年多,儿子们却争相与刘禅结交,只怕要一口老血吐出来了。

他跟刘备的交情有始无终,难道要下一辈再续前缘吗?

这也太颠了。

曹丕却胸有成竹,他早就想好了说辞,

“当年父亲消灭了袁绍,还不是许袁谭为婿。用了很久才消灭袁绍残余势力。

如今三足鼎立已成,父亲暂时消灭不了刘备,你与刘禅交往,父亲不会怪罪的。”

你曹植时时表露出同情天子的意思,父亲都懒得说你,更别说去与刘禅交往了。

你要真能把刘禅带偏成你这种德性,说不定父亲还得感谢你。不过刘禅其人看起来也是权谋老道,应该是带不偏的。

曹植听到曹丕这话,果然两眼放光,同意了曹丕的请求。

……

成都,刘备已经率领大军回来了。历经了一年多时间,终于逼退了曹操,此刻刘备集团的士气涨到了极高点。

接下来就应该是休养生息,然后准备北伐,一统天下了。别看刘备实力不如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可不弱于曹操。

历史上的刘备,这时候就开始广修栈道,方便大军出汉中,同时自立为王,广积粮草,传檄荆州关羽,准备统一天下的大战了。

但是现在,刘禅已经抢在刘备之前称王了,这就让刘备陷入尴尬境地了。

称王吧?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个先例,父亲在儿子后面称王,实在是不成体统。

不称王吧,区区左将军,行车骑将军事,宜城亭侯,实在跟不上形势,无法统帅全军。

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但刘备依然想不通刘禅为什么要那么急称王,让我称王你当世子不好吗,将来一切不都还是你的。

现在你称王了,我又不能当世子。(世父?太颠了)

最后,十二月中旬,赶在年底之前,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懵懵懂懂的接受了楚王主父这个尊号,并且自已规定楚主父跟曹操魏王和刘禅楚王一样,位在诸侯王之上。

为什么说懵懵懂懂,因为刘备自已都不知道楚主父算是个什么东东。王?公?侯?

同时刘备宣布,益州和汉中从此以后都为楚王所有,正式确立了刘禅的集团继承人身份。

刘禅出征战无不胜,主政荆州欣欣向荣,虽然有好女装这个毛病,但刘备即将年过六旬,再不确立继承人,后患无穷。

齐桓公,秦始皇,这些人的前例都摆在刘备的面前,如果刘禅回益州还好说,在刘禅摆明了不会回益州的情况下,不确定继承人就是在给刘禅找麻烦。

这个时代的人可不像后世的人那样觉得死后一切都无所谓,人都讲究入土为安,像秦始皇这样臭了还不发丧在这个时代的人眼里是不算善终的,更何况齐桓公这种活活饿死的。

但权力无父子,世界上没有人不喜欢权力,就算只有一个儿子的皇帝,也几乎没有提前禅位的,除非是内忧外困,不想干了甩锅给儿子。

刘备只是名义上确立了刘禅成为集团的最高领导,实际上,权力,尤其是军权仍然留在自已手里。

刘禅的实际地盘仍然是荆州和东三郡。

益州和汉中刘禅仍然是嗣君。

刘禅得到这个消息后,不禁大喜过望。

虽然她没有真正得到益州和汉中,刘备没有真正将权力交给她,但是二州合一,都在名义上成了她的麾下,意味着从此她有了名分,可以名正言顺的给益州的官员们加官进爵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益州的官员们能顶得住这么大的利益诱惑么。

要知道刘禅的权谋水平也是得到了白色光芒的提升的。

拉拢人心也是轻车熟路,信手拈来。

刘禅当即就派人,送印给蜀中各文武大臣。

诸葛亮任命为楚王太傅。

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左将军,马超为右将军,黄忠因为没有了原本历史上斩杀夏侯渊的大功,没有办法和关张赵马并列,被封为征西将军,李严为征东将军,魏延封为征南将军。

其他人等,各升职一级。

刘禅并没有赏赐益州官员财物,只是给每个人送了顶官帽,凭啥用我的府库,去奖赏老父亲的下属?

要知道她和父亲还是分家状态,父亲的财物还不一定百分百归她呢。

万一刘备突然开窍,发现了她是女的,把益州留给刘永呢?

她可不想做什么古代版的伏地魔。

……

曹操也在十二月回到了邺城。

在回军的路上,就收到了中途直接从长安去南阳任职的曹彰的信。

曹操打开一看,差点气了个半死,竟然是曹彰给夏侯尚求情,请求曹操将夏侯尚的家属送到荆州去。

夏侯尚投降刘禅,本来就已经够气人了,曹操对曹氏和夏侯尚的两个孩子仍然优待,已经算是很宽宏大量了,竟然让他把夏侯尚的家属送到荆州去团聚。

曹彰是被刘禅完全迷了心窍了!

想起曹彰自告奋勇去南阳驻守时的那慷慨激昂的样子,想起那句‘儿臣愿去南阳为父王分忧’,曹操差点气的吐血,你是去南阳给刘禅分忧的吧。

刚去南阳就开始为刘禅排忧解难了。

曹操恨不得立刻就把曹彰召回来,太丢脸了。

尤其是他听说曹彰刚到南阳,就开始跟刘禅通信,约好互相约束士兵,不生事端,不起刀兵。

虽然不起刀兵也是曹操的想法,但是曹彰明显是被刘禅给说动的,而不是站在曹魏的角度看问题。

本来曹彰被刘禅打得抱头鼠窜,丢了无数物资,丢了樊城,江夏,新野,但愈挫愈勇,百折不挠的精神,还是很让曹操欣赏的。

可是现在看来,曹彰哪里是愈挫愈勇,百折不挠,分明是愈送愈勇,百送不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