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写了一封旨意,令人飞马传回荆州。
令王后孙鲁班亲自去江东,给鲁肃吊丧祭奠。
你不是思念江东吗,我让你回江东去看看,主打的就是一个宠爱身边人。
反正我暂时不能回荆州,你留在荆州也没意思,去江东探探亲也不错。
孙鲁班接到刘禅的旨意,顿时惊喜万分,果然还是夫君懂我。
马良和赵云等人不希望孙鲁班亲自去江东,但有了刘禅的王旨,谁也不敢不从。
赵云欲要派一员将军率领几千军队护送主母去江东,被孙鲁班拒绝了。
孙鲁班说,
“如今我荆州和江东交好,若带军队太多,江东之人未免猜疑。我只带一些随从,另令五百军士,携带刀枪,不穿盔甲,护卫安全即可。”
虽然江东不大可能真的怀疑自已的大小姐会带几千人来攻打江东的老父亲,做出如此倒反天罡的事,但军队带多了总归是不好。
毕竟孙鲁班不是去陆口这样的边境,而是要深入东吴千里去建业的。
孙鲁班带着人出发去江东吊丧,过了江,陆口的陆逊和朱桓立刻派人迎接,这是孙权最喜欢的女儿,江东的大小姐,虽然现在是荆州主母,但他们却也不敢有任何怠慢。
接到人后,陆逊和朱桓将兵权交给属下,也随着孙鲁班一起回建业去给鲁肃发丧。
孙权听到女儿回江东的消息,不禁惊喜万分,他怎么也没想到,荆州来江东吊丧的人,竟然会是她的宝贝女儿。
此时已经大半年没有见过女儿了,女儿又是个半大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也许半年未见,模样都有了小小的变化呢。
同时,孙权也面对着一个小小的问题,刘禅称王,孙权既没有反对也没有赞成,你关起门来当皇帝当王都可以,但是使臣到了江东,礼节上的问题就不好处理了。
如果以王后礼接待,等于承认了刘禅爵位,自已比刘禅低了一头了,如果不以王后礼接待,那又相当于反对刘禅称王,自已当时可是答应过刘禅不反对的。
这种盟友之间的地位问题,自古以来就很难办。
最后孙权还是决定,在规格上,以王后规格迎接女儿,但礼节上,不用王后礼节,不让人参拜,也不称呼女儿为王后,算是打了个折扣。
就是说,把迎接弄得热闹非凡,却不用王后礼节。
孙鲁班正好在鲁肃的丧礼那天赶到了建业,参加完鲁肃的丧礼后,并没有马上返回荆州,而是回到了孙权的府上,去拜见父亲和母亲。
在鲁肃的丧礼上,孙权也没有来得及仔细和女儿谈话,毕竟鲁肃只有一个三个月大的儿子,鲁肃丧礼是孙权一手操办的。
孙鲁班回府后,家中的下人,仆从纷纷下拜,口称王后。
这都是孙权授意的,他知道女儿心心念念想做王后,刘禅称王前,女儿还特意写信给自已不要反对刘禅称王。
想想女儿八岁多就去联姻了,虽然说是她自已要嫁的,但也是为了江东长久,在公众场合不能称王后,但女儿回家,满足她一点小小愿望又何妨。
孙鲁班看到自已家的下人全部称自已为王后,小小的人儿心里堆满了得意。
本来以为只有荆州官员才会恭恭敬敬的把自已当王后,没想到到了江东,也仍然是王后。
天上地下,夫君最好,天亲地亲,夫君最亲。
现在还只是王后,等夫君当了皇帝,我就是皇后了。
虽然得意,但看到父亲,孙鲁班仍然恭恭敬敬的给父亲行礼。
孙权拉过女儿的手,仔细的端详着八个月没见的女儿。
虽然一般情况下,女儿嫁人了父亲是不能再牵女儿的,但是孙鲁班才九岁多,又没有真的圆房,自然不在话下。
孙权笑着说,
“不错,大虎儿长大了不少。”
说完,让人去将孙鲁班的母亲步夫人请来。
一家人久别重逢,步夫人忍不住泪流满面。
步夫人以前从未想过女儿会那么早出嫁,更没想到孙权会将女儿联姻,没有嫁给臣属而是嫁到了荆州。
这一嫁,母女相见就太难了。
没想到这次鲁肃逝世,女婿竟然把女儿派回来吊丧,步夫人对女婿也挺感激。
想起女儿虽然主动嫁给刘禅,但也是为了江东的长治久安而做的牺牲,更是心疼女儿。
谁知道没聊几句,刚刚跟父母互相倾诉思念完毕,孙鲁班就原形毕露了。
开口闭口就是‘我荆州’如何如何,‘你们江东’如何如何,听得父母目瞪口呆。
你说她这是为了江东长治久安联姻过去的?
一点也不像!
白送了一个女儿给刘禅了。
好在女儿幸福,也能聊慰心事。尤其步夫人只有两个女儿,女儿的幸福自然被她放在首位。
……
阳平关外的曹操,知道了刘禅几天时间,击败张郃占据西城的消息,忍不住一声长叹。
“此子如此神勇,未来必是曹丕大敌也。”
这次在阳平关,曹操被刘备扼守住险要,七个多月毫无进展,隔三差五就是一场大战,但二十五万大军被刘备阻挡,次次铩羽而归,只能眼睁睁看着刘备蚕食汉中。
时间拖得越久,曹操越觉得心灰意冷,觉得消灭刘备大概是不可能了。
此时的曹操,比起两三个月前,刘禅称王之时,心态又大有不同了。
那时候还觉得自已能消灭刘备,进而消灭刘禅,现在已经失了锐气了。
二十五万大军,光是运粮草来汉中,曹操都觉得难以坚持了。
曹操也意识到,如果这次不能消灭刘备,那么天下三分,几乎已经成了定局,他统一天下的梦想算是彻底终结了。
此刻再念起《步出夏门行》,念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不禁潸然泪下。
而他如果统一不了天下,未来刘禅必将是儿子的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