垡头条划好,紧接着就是断垡头、起垡头,这是两道完全衔接的工序。长长的垡头条首先要用大锹切成一尺来长的垡头块,再用锹一块一块地铲起来。
断垡头、起垡头,最好是让划好的垡头条刀缝收口,两壁变宽、有所分离的时候。那样,用锹去切断它轻松不沾锹,铲垡头出沟也方便利索。不过这样的条件可遇不可求。如果遇上晴天,稻茬田本身相对干爽,那就谢天谢地,再好不过。但有时天阴雨,田里还有水,又得“不违农时”抢着把麦子种下去,那就没有选择,带水断、带水起,没得犹豫。垡头起上来了,水放了,田里的含水量下降,垡头晾在上面也容易干的。
起垡头,鼠人家乡一带都用月牙弯的长大锹。这种锹很特别,窄窄的,长近两尺,锹裤和锹尖呈120度内圆弧形。这样的锹头,必须装上带有蹬脚的反方向弧形锹把方可使用。起垡头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拿起大锹,切过垡头块后,即从垡头底部划刀所及处,水平方向插入,退后一步,用一只脚踏在脚蹬上用力向前蹬,凭感觉,蹬到垡头的相等长度,下脚上前一步,弓腰双手用力,稳稳端起,垡头就在锹头上挺出田面。这时锹窄垡头宽而厚重,20多斤,全靠握住弧形锹柄的一双手把持,稍有不稳,垡头就会从锹上掉下;但用惯这种锹的会很轻松自如的就势往左侧或右侧略略一仄,垡头就很自然地摆在起掉垡头的窄沟两边了。此时,人是必须站在刚起掉垡头形成的窄沟里边的。垡头两边分别摆放,有利于风吹日晒,加速脱水,以便及早搬了堆放到田埂上,腾出大田耕翻、碎土、挖墒种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