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大人威武,小安大人威武…”
这喊声震天。
这是来自士兵们,内心的呐喊。
“一群缺胳膊少腿的家伙,能做什么?”陈修文嗤之以鼻。
他对潘小安的这番作为,实在有些不理解。
他理解的是帝王,要有九五之尊,高居宝座,称孤道寡,不与人同。
他理解的宰辅,要有文人风骨,老成持重,喜怒不形于色,远离贩夫走卒。
他理解的将军,要杀伐果断,智计百出,一将功成万骨枯,不可混于行伍。
陈修文读了圣贤书。
只是他忘了。这些圣贤书,乃是那些腐朽书生所写。
这些书生喜欢把自已代入帝王,代入宰辅,代入大将军。
现实是,他们只是文人。一群识点字,写点字,会做几句酸诗的文人。
仅此而已!
所以,很多帝王在创业之初,是不会重用这些文人的。
完颜阿骨打在上京举行盛宴。
这是他建立金国之后,第一次举行盛大的宴会。
他们在雪地里,铺上厚实的羊皮毛毯。他们在毛毯上席地而坐。
面前的银盘里放着羊肉,酒碗却是用辽人的头颅。
几个辽国贵族,跪在雪地上。他们赤着上身,披着刚刚剥下来的羊皮。
几个辽国女贵族,赤着脚在雪地上跳舞。
他们没有了往日的荣耀,他们没有了往日的欢笑。
他们当初怎么欺负别人,现在又被别人怎么欺负。
他们哭丧着脸,眼泪却不能流出眼眶。
阿骨打志得意满。
按照现在行军的速度,明年夏天,他就可以在临潢府牧马放羊。
到时候,偌大的北方地区,尽归他们完颜家所有。
那时,他要重新准备登基仪式。那时候的皇帝,才叫真的皇帝。
“把这几只羊,拉下去杀了吧。回想起,咱们被这些没有筋骨的人,统治这许多年,朕就气不打一处来。”
“父皇,等到明年。我们攻到临潢府,抓住辽国皇帝,再给你出出气。”
阿骨打点点头,“我儿好志气”
他举起酒杯,“为大金国百战百胜干杯,为大金国代代流传干杯,为那些被咱们消灭的敌人干杯…”
阿骨打看向东南方。哪里还有一个他不愿面对,却又绕不开的对手。
“关佟”
“皇帝陛下”
“你家宋王能够夺取大宋两府之地,也是白手起家的英雄。”
关佟躬身感谢。“皇帝陛下,也是大英雄。”
“我与你家宋王联合灭辽。那叫什么来着?”
“英雄重英雄,惺惺相惜。”
“对对,就是这个词。你们宋人聪慧啊,有自已的语言,有自已的文字,有自已的书写方式。”
阿骨打喊来文史官,“你是咱们金国最聪明的人。朕命你带人去制定文字,咱们金国,金国人自已的文字。”
阿骨打咕咚咕咚喝了一口酒,“只有文字传承,才能文化传承,才能让咱们金国一代一代更加强盛。”
“吾皇圣明”
文臣武将一起恭贺。
“关佟,你家宋王与那潘小安交战日久。对于这个人,他是怎么看?”
关佟聪明。他眼珠一转“皇帝陛下,这潘小安只是借助宋地根基,弄一些小巧计而已。
在战斗方式,运筹帷幄上,不值一提。如果他面对的是皇帝陛下,我看也就只有跪地求饶的份喽。”
阿骨打哈哈大笑。
他当然知道要谨慎对待敌人。但今晚,他是得胜者,他需要听些“甜言蜜语”,保持心情愉悦。
“说的好,朕赏你个辽国女人。让你享受一下她们的温柔。”
关佟急忙道谢,口呼:“皇帝万岁”
“到底是宋人人才多,说话也好听。”阿骨打心里想道。
也是这一刻,他心里有了要金国百姓,普遍学习宋朝文化的想法。
明年春上,冰雪消融。
他要先把金州府消灭掉。大宋开国皇帝说的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潘小安驻扎在金州,这种腋下之祸,不能久留。
他看着围坐在一圈的武将,心里暗暗挑选讨伐潘小安的干将。
“关佟,你家宋王可敢与潘小安一战?”
阿骨打鬼心眼多。他想让宋江再去与潘小安战斗。
关佟也不傻。
“皇帝陛下,宋王与谁作战都无所畏惧。我们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岂是浪的虚名?
只是,我家宋王与那潘小安皆属宋人,不忍相伐。
倒是皇帝陛下,可以派一上将,自领一支千人骑兵队,攻克潘小安,还不是马到功成。”
关佟言辞凿凿,正义凛然。
阿骨打心里叹息,“中原千年,奇人异士,智计百出者何其多!
想要靠计谋打败他们,想也不要想。对付这种人,唯有刀与火。”
而对于辽国,阿骨打已经不放在心上。
他看透了辽人的虚实。也摸透了辽国人的秉性。
他们想要保持传统骑射,却又害怕辛苦。
他们想要学宋人的文雅,却又没有那么多的文化底蕴。
他们还剩下啥呢?
只剩下祖辈的荣光,现在的骄奢。
阿骨打就是要打碎他们的美梦,把他们从温暖的羊皮帐篷里拉出来。
让他们披上羊皮,任人宰割。让他们披上牛皮,开始劳作。
他们怎么欺压女真人,女真人就要加倍还给他们。
这一晚,阿骨打喝的酩酊大醉。
他看着眼前一群女真女子,一群契丹女子,一群汉人女子。
他畅快的哈哈大笑,在他的笑声里,一群群战马载着骑兵。
一个个骑兵手持弯刀。
一把把弯刀杀向四方。
马蹄踏碎辽国人的帐篷,弯刀收割辽国人的头颅。
女真人手里的套马杆,拴着俘虏。
阿骨打笑的越开心,辽国人哭泣的越悲伤。
阿骨打的酒喝的越多,辽国人的血就流淌的越快。
阿骨打帐中的姑娘越多,辽国男人心碎的声音就越大。
他们说,这个世界上有着丛林法则。根本上就是弱肉强食,强者为尊。
得胜者获得一切,失败者失去一切。
无数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历史上也有别样的记载。
刀与火只能抢夺,却获得不了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