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公转私的路
“昨天离开纺织厂我就感觉不对,立马派了审计部门前去纺织厂审计,经过一晚上的审计,纺织厂的账目存在着巨大的问题,表面看上去天衣无缝的账目实则隐藏着巨大的漏洞,根据尹权的交代,这些账都是他专门找人做的,现在纺织厂的一些和尹权这件事有关的领导还有纺织厂的会计已经全部被带走调查了。”
赵爱民对着刘阳有些痛心说道。
“嘶!”
刘阳倒吸了一口冷气,这赵爱民也是做事果断的人呀,一发现问题就立马查出,连自己的人都没有护着。
“对于这样的害群之马,不必对他有什么同情之心!”
赵爱民恨恨的说道。
“情况我已经向市里汇报了,根据云市长的指示,要尽快的把纺织厂的问题全部肃清,找出解决纺织厂问题的解决办法,尽快给纺织厂工人们一个交代。”
赵爱民调整一下情绪,继续说道。
刘阳心里暗暗想到:“连云瀚天都知道这件事了,看来这件事已经上到了一个高度,自己是不是能趁此机会提出公转私的计划。”
赵爱民看着刘阳只是点头并没有表态,只能对着刘阳说道:“小刘啊,今天叫你来就是想让你一起帮我想想,纺织厂的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
如何才能给纺织厂所有的工人还有市里面一个完美的交代。”
“这……”刘阳苦笑了一下,这是叫自己来想办法的吗?
分明就是叫自己来解决问题的呀。
赵爱明看着刘阳一脸为难的神色,对着刘阳说道:“小刘啊,有什么想说的你就直接说吧,实话告诉你,市里面已经算是给我下了最后的通牒,如果纺织厂的事儿不能完美的解决的话,那我也就该退休回家了。”
赵爱民的脸上有深深的无奈。
刘阳也知道赵爱民这次是真的被逼的没办法了,不然也不会主动找上自己,自己有之前一个挽救江州水厂的先例,所以赵爱民把现在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身上,他想的就是让江州纺织厂变成第二个江州水厂。
但是刘阳毕竟不是万能的呀。
国营厂的弊端,上次和赵爱民谈话的时候就已经给赵爱民讲的很清楚了。
只有将国营厂转化成私营厂之后,纺织厂才能有所起色,不然就看纺织厂里的那些女工,他们很大一部分都不像是给认真干活的,这就是刘阳上次所说的国营厂在管理上的弊端。
如果国营厂转成了私营厂之后按件算钱,实行记件薪酬,那人们为了多挣钱,肯定是有动力,但是在国营厂里目前来讲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如果真的想让纺织厂重新的振兴起来的话,那就要按刘阳的方法来走,虽然刘阳不敢保证自己的方法一定是成功的,但是根据后世无数人和无数工厂检验的情况来看的话,刘阳的方法是可行的。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赵爱民并没有催促刘阳,他知道这件事情并不是当下就能下的决定的,他需要给刘阳一个时间一个思考的时间。
刘阳在脑海里飞速的思考着,他狠了狠心,还是说出来吧,大不了不通过的话就让叫彩凤下岗回家,只要是她,喜欢做的自己哪个产业都可以让他大展身手。
“赵主任。”
刘阳开口了。
“你说。”
赵主任满眼期待的看着刘阳。
“我之前看过纺织厂的资料,又结合纺织厂昨天的事情,在我看来纺织厂要想重新振兴起来给市里的建设增一份力,给广大纺织厂的员工们开出工资:改善他们的生活,就只有一条路可走。”
刘阳对着赵主任正色道。
“哪条路?”
赵主任对着刘阳问道。
“公转私的路。”
刘阳脱口而出。
“公转私?”
赵爱民惊讶的看了刘阳一眼。
“对,我想的办法就是公转私,如果能公转私的话,纺织厂应该还有救。”
刘阳重重的点了点头。
赵爱民沉默了,他并没有直接给刘阳一个答复。
身为专门管理资产的领导,赵爱民知道刘阳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这样真的能做吗?
别说江州了,就是整个省都没有这样的先例。
赵爱民听到公转私这个概念的时候,还是你之前在省里学习的时候,看过关于国转私的案例。
今天在刘阳的口中提起, 赵爱民也很是惊讶,他没有想到刘阳会提出这个办法来解决问题,这说明刘阳的眼光也并非普通人能比的。
“怎么个公转私法?”
赵爱民对着刘阳问道。
不管这个方法可行与否,总归还是要听一听的。
“就是把国营厂变成私营,变成私营之后对里面的人事关系,还有工资、职工都进行一个调整,按私营厂的方式进行经营。
这样的话,应该还是有将纺织厂挽回的机会。”
刘阳回答道。
“而且,纺织厂以前的那些模式、生产方式都要改,纺织厂不应该再叫纺织厂,单纯的纺织已经落后了,纺织厂应该改名叫服装厂转而去做服装产业,纺织也要做,服装也要做,多个方面共同发展,这样的话才能将纺织厂挽救回来。”
刘阳补充道。
“有没有具体一点的东西呢?”
赵爱民皱着眉头对着刘阳问道。
刘阳从自己的包里,把赵爱民给自己的牛皮纸袋拿了出来又从牛皮纸袋里拿出来一张,他之前就写好的关于纺织厂公转私的方案,递给了赵爱民。
“赵主任,我对纺织厂公转私的想法都写在这上面了,形成了一套方案,您过目。”
刘阳对着赵爱民说到。
赵爱民接过刘阳的手中的纸,拿起来看了看。
看着上面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的方案,赵爱民就知道了,刘阳只是早有准备啊,就等着自己开口,然后顺势把这个方案推出来。
自己没有这个更好办法,也只能顺势把这个方案推上去。
“你小子,这是都算好了呀,提前准备了这么多。”